时间: 2025-05-02 01:30: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30:08
声声慢(赋渔隐)
作者: 张炎 〔宋代〕
门当竹径,鹭管苔矶,烟波自有闲人。
棹入孤村,落照正满寒汀。
桃花远迷洞口,想如今方信无秦。
醉梦醒,向沧浪容与,净濯兰缨。
欸乃一声归去,对笔床茶灶,寄傲幽情。
雨笠风蓑,古意谩说玄真。
知鱼淡然自乐,钓清名空在丝纶。
笑未已,笑严陵还笑渭滨。
诗的意思是:
在竹林小径的门口,白鹭在苔藓的岩石上栖息,烟波浩渺中自有闲人驻足。
小船划入孤独的村庄,夕阳正好洒满寒冷的沙滩。
桃花远远地迷失在洞口,不禁想起如今的时光已经没有了秦朝的繁华。
醉梦刚醒,面向沧浪,清洗兰花的缨带。
轻轻一声归去,坐在笔床与茶灶旁,寄托我的傲然幽情。
雨蓑风笠,古老的情趣随意谈论着玄奥的真理。
知道鱼儿淡然自乐,钓清名的虚名只是在丝绳上浮现。
笑声未止,严陵的笑声仍在回响,渭滨的笑声也随之而来。
张炎,字子云,号云溪,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他的诗风多以清新自然的意象著称,常常描绘田园风光和隐居生活,反映出对自然的热爱与追求。
《声声慢(赋渔隐)》创作于南宋时期,反映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当时社会动荡的无奈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声声慢(赋渔隐)》是一首描绘渔隐生活的诗,诗中通过丰富的自然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安静、闲适生活的向往。开篇以“门当竹径,鹭管苔矶”描绘出一个清幽的环境,营造出一种闲适的氛围。这里的“闲人”指的是那些与世无争、享受自然的人,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接着,诗人描绘了小船归入孤村的场景,夕阳洒满寒汀,形成了一个温暖而孤独的画面。此时,桃花的迷离与对失去繁华的感慨交织在一起,增添了一丝淡淡的忧伤。诗人在“醉梦醒”的一句中,仿佛从梦境中回归现实,继续感受着自然的美好与宁静。
而后,诗人提到对“笔床茶灶”的寄情,展现了他对隐居生活的自豪与倾心。雨蓑风笠的描写则将渔夫的形象生动展现,展示了他对传统渔人的敬仰和对自然的理解。最后的“笑未已”则是对过往的怀念与轻松的自嘲,表明了诗人在面对人生的苦涩时,仍能保持一份乐观。
整首诗在意境上表现出一种隐逸的哲学,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反映了诗人对自由与内心平静的追求。
整首诗以渔隐生活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宁静与自由的渴望,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同时也反映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敬仰。
张炎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醉梦醒”是表达什么状态?
A. 沉迷于梦
B. 醒悟于现实
C. 迷失在梦中
D. 对梦的回忆
诗中提到的“雨笠风蓑”主要描绘了什么?
A. 渔夫的生活
B. 自然景观
C. 诗人的感情
D. 对名利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