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7:25: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7:25:47
醉落魄
作者:张炎 〔宋代〕
柳侵阑角。画帘风软红香泊。引人蝴蝶翻轻薄。已自关情,和梦近来恶。眉梢轻把闲愁著。如今愁重眉梢弱。双眉不画愁消却。不道愁痕,来傍眼边觉。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春日的场景,柳树的枝条轻轻垂拂在栏杆边,窗帘轻风拂动,散发着淡淡的红色香气,令人想起翩翩起舞的蝴蝶。已然沉浸在思念之中,梦境也变得令人厌恶。眉梢上轻轻挂着的闲愁,如今愁绪加重,眉毛愈加无力。即使不画眉毛,愁绪也难以消去,怎能不道出这些愁痕,悄然在眼边显现。
作者介绍:张炎(公元1124年-1189年),字仲明,号渔洋,宋代词人,擅长词作。他的作品在情感细腻上有独到之处,常以婉约派的风格著称。
创作背景:此词创作于张炎的晚年,可能受到个人情感和时代动荡的影响,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与对愁苦情感的纠缠。
《醉落魄》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日柔和的气氛以及内心的愁苦。开头的“柳侵阑角”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印象,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但随之而来的“引人蝴蝶翻轻薄”则暗示着一种轻盈的美好与内心的复杂情感。这种对比贯穿全诗,反映了作者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诗中反复出现的“愁”字,构成了整首词的情感基调。从“闲愁”到“愁重眉梢弱”,展现了情感的逐渐加重。张炎用“双眉不画愁消却”强调了即使不加修饰,情感依然难以掩饰,愁苦的痕迹始终存在于眼边。这种细腻的情感描写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生活的真实感和细腻的感受力。
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柳”、“画帘”、“蝴蝶”等,营造出一种柔和却又略显忧伤的氛围。这些意象不仅让读者感受到春天的美丽,还引发了对过往情感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采用了拟人、对仗等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和音乐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与对内心愁苦的无奈,展现了复杂而细腻的情感世界。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柳”代表什么?
A. 秋天 B. 春天 C. 冬天
“双眉不画愁消却”这句的意思是什么?
A. 眉毛不画就没有愁 B. 愁苦依然存在 C. 愁苦变得轻松
这首词的情感基调是?
A. 快乐 B. 悲伤 C. 忧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张炎的《醉落魄》和李清照的《如梦令》都体现了细腻的情感与对生活的思考。张炎侧重于春日的柔美与愁苦的纠缠,而李清照则更多地表现出对往事的追忆与感慨。两者都展现了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尽管情感表达的细微处有所不同,却都彰显了词人深厚的文化内涵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