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54: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54:41
行宫词
作者: 王建 〔唐代〕
上阳宫到蓬莱殿,
行宫岩岩遥相见。
向前天子行幸多,
马蹄车辙山川遍。
当时州县每年修,
皆留内人看玉案。
禁兵夺得明堂后,
长闭桃源与绮绣。
开元歌舞古草头,
梁州乐人世嫌旧。
官家乏人作宫户,
不泥宫墙斫宫树。
两边仗屋半崩摧,
夜火入林烧殿柱。
休封中岳六十年,
行宫不见人眼穿。
这首诗描绘了从上阳宫到蓬莱殿的行宫景象,远远看去巍峨壮丽。往昔,天子常常在此出游,马蹄车辙遍布山川。那时各州县每年都要修缮,留下内人观赏玉案。禁兵夺取明堂之后,桃源与绮绣的美景长久封闭。开元时期的歌舞犹如古草头般繁盛,然而梁州的乐人却被世人所冷落。如今官家缺乏人手来修筑宫殿,甚至不再雕刻宫墙的树木。两边的仗屋已经半崩溃,夜间火焰入林,烧毁了殿柱。自从中岳被封闭六十年,行宫再也看不见人们的身影。
作者介绍:王建,字子云,号青山,唐代诗人,生于公元770年,卒于836年。王建以五言诗和绝句见长,作品多描绘田园风光和历史感慨,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唐代开元年间,反映了王建对行宫历史变迁的感慨。随着时代的变迁,曾经辉煌的行宫逐渐荒废,反映出社会的动荡与人心的疏离。
《行宫词》通过对行宫景象的描绘,展现了历史的沧桑与人事的变迁。开篇提到“上阳宫到蓬莱殿”,将行宫与理想的仙境相联系,暗示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接着,诗人回忆起往昔天子频繁出游、马蹄车辙遍布的繁华景象,形成强烈的对比。随着诗的深入,诗人逐渐揭示出当下的荒凉:禁兵夺得明堂,桃源长闭,昔日的繁华似乎已成往事,令人唏嘘。
尤其在描写“官家乏人作宫户,不泥宫墙斫宫树”时,突显出的是对宫廷衰败的无奈与失落。诗中描绘的“夜火入林烧殿柱”更是让人感受到一种不可逆转的悲剧感。最后一句“行宫不见人眼穿”则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暗示着历史的沉重与对未来的失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对比、夸张等手法,增强了情感的表达。例如,通过对比昔日的繁华与如今的荒凉,表现了历史的变迁。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与对美好往昔的怀念,反映了社会的动荡与人心的疏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行宫词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王建
C. 杜甫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桃源”象征什么?
A. 现实生活
B. 理想乡
C. 战争
D. 财富
诗中“夜火入林烧殿柱”表现了什么情感?
A. 欢快
B. 失落
C. 愤怒
D. 平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登高》相比,王建的《行宫词》同样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与对理想的向往,但王建更侧重于对宫廷生活的描绘和反思,而杜甫则更多地关注社会的动荡与民生的困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