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7:16: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16:58
浮利浮名心已灰,三间茅屋白云堆。
先生自酿松精酒,侍女能持藤瘿杯。
养鹿晓随原草去,放猿时摘里花来。
近闻身口浑无累,槲叶黄菁绕宅栽。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厌倦,心中早已灰心丧气。诗人住在三间茅屋之中,仿佛置身于白云之中。诗人酿造松精酒,侍女则能端着藤制的杯子。清晨时,养鹿的人顺着原野和草地去放养鹿群,而放猿的人则在摘取里边的花朵。最近听说,自己身心都没有负担,槲树的叶子和黄菁围绕着我的居所生长。
这首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隐约传达了道家思想中对名利的看淡与对自然生活的向往,表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追求与对世俗纷扰的超脱。
作者介绍:高翥(生卒年不详),字子纯,号黄居士,宋代诗人。其诗风清新自然,常表现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诗人隐居生活时期,反映了他对世俗名利的厌倦,追求心灵宁静的愿望,体现了当时文人对理想生活的渴望。
高翥的《黄居士山房》以其优美的意象和清新的风格,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厌倦。开篇便以“浮利浮名心已灰”表明了诗人对世俗繁华的冷淡,似乎早已看透人生百态,心境已然超然。接着,诗人描绘了他所居住的环境,三间茅屋与白云相堆,展现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恬淡生活。
在诗的中段,诗人描述了自酿松精酒的情景,展现出一种自然与自给自足的生活态度,侍女持杯的细节则增添了生活的趣味。下文中提到养鹿和放猿,显示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仿佛在描绘一个理想的田园生活画面。
最后,通过“近闻身口浑无累”的句子,诗人表达了自己心灵的自由与宁静,周围槲叶与黄菁的景象更是为这种生活增添了几分诗意与美感。整首诗在形象与意境上交融,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洒脱,令人感佩不已。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运用了比喻、拟人等手法,如“白云堆”形象生动,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名利的厌倦与对自然、隐逸生活的向往,抒发了诗人追求心灵自由的情感。
诗词测试:
诗中“浮利浮名心已灰”意指:
A. 对名利的追求
B. 对名利的厌倦
C. 对自然的向往
答案:B
“三间茅屋白云堆”描绘的是什么样的生活环境?
A. 繁华都市
B. 宁静田园
C. 繁忙市场
答案:B
诗中的“侍女能持藤瘿杯”体现了什么?
A. 生活的奢华
B. 生活的简单与自然
C. 生活的繁忙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对比高翥的隐逸风格与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分析两者在主题和意象上的相似与不同。王维的诗中也表现出对自然的向往和隐逸的情怀,但更注重于描绘山水的美景和情感的细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