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0:24: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24:29
国蹙连群盗,时危仗老臣。
分忧当北顾,请幸且东巡。
肘足仪三晋,创痍又一秦。
不眠听野哭,愁杀路傍人。
国家受到外敌的威胁,形势危急,依靠的是年长的臣子。
为分忧虑,我希望能向北方求助,恳请能顺便东巡一趟。
肘膀和腿足相助,如同三晋的盟友,然而创伤又再一次出现在秦地。
夜不能寐,只能听到野外的哀哭声,愁苦得让路旁的人们都感到心痛。
孙觌(生年不详,卒年约1126年),字景初,号恕斋,南宋初年诗人,籍贯可能为今天的浙江省。他的诗风清新婉约,擅长抒发个人情感,关注国家命运。
《馀杭闻出师》写于南宋时期,国家面临外敌入侵的危机,诗人借此表达对国家的忧虑和对老臣的信任。诗中反映出对战争的无奈和对百姓苦难的深切关怀。
此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和对百姓苦痛的关心。首联以“国蹙连群盗”开篇,直接点出了国家的危急形势,立刻引起读者的注意。接着,诗人转向对老臣的依赖,表达出对历史经验和智慧的重视。在后面的两联中,诗人通过对比手法,描绘了亲密的盟友和再次受伤的国家,凸显出战乱带来的痛苦与绝望。最后一句“不眠听野哭”,蕴含着诗人内心的焦虑与无奈,表现了对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生动,展现了一个诗人对国家和人民深刻的责任感。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国家危机的深切忧虑和对人民苦难的关心,反映出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未来的迷茫,展现了忠诚与责任感。
诗中提到的“老臣”主要是指什么?
A) 年轻士兵
B) 有经验的老者
C) 外国使者
“不眠听野哭”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高兴
B) 焦虑与无奈
C) 愤怒
诗中提到的“三晋”指的是哪个地区?
A) 今山西省
B) 今河北省
C) 今陕西省
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与解析,读者能更深入地理解《馀杭闻出师》这首诗的主题与情感,同时也能在互动中提升对古诗的理解与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