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6:57: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6:57:55
一纸寝丘书,僧窗屡卷舒。
无因浮左蠡,况复度匡庐。
政以相望远,非关自作疏。
梦成飞鸟去,千里不踌躇。
这是一封关于寝丘的信,僧人的窗户经常打开又关上。
没有理由去浮游在左侧的小湖,何况还要渡过匡庐。
政治上的事只在远方相望,并不是因为我自己疏忽。
梦想如飞鸟般离去,千里之外也毫不犹豫。
曾几(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生于浙江,曾任职于地方官员。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情感细腻著称,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本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士人对政治和人生的深刻反思之时。曾几借用自然景象,表达内心对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以及对自由的向往。
《又二首》是一首蕴含深意的诗作,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与个人情感的抒发,反映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与对理想的追求。开篇提到“一纸寝丘书”,暗示了作者的隐居生活,体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态度。诗中“无因浮左蠡,况复度匡庐”两句,展现了对世事的无奈与对理想境界的向往。诗人通过对自然与政治的反思,表明了对现实的不满与对自由的渴望。最后一句“梦成飞鸟去,千里不踌躇”则是对理想与梦想的坚定追求,表达了对未来的憧憬与勇敢追逐的决心。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读者以思考与启示。
整首诗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对现实的反思,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诗中提到的“匡庐”指的是哪个地方?
A. 庐山
B. 泰山
C. 衡山
D. 黄山
诗中“梦成飞鸟去,千里不踌躇”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现实的无奈
B. 对梦想的坚定追求
C. 对生活的迷茫
D. 对朋友的思念
曾几的《又二首》与李白的《将进酒》都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但李白更为豪放,强调畅饮与自由;而曾几则通过细腻的描绘,表现出内心的沉思与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此内容为对《又二首》的全面解读,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深刻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