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9:44: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44:48
《减字木兰花》
作者: 沈瀛 〔宋代〕
内容:
圣经五止。止向丘隅黄鸟喜。
广大儒风。一贯三才万类通。
太羹玄酒。圣域能跻民域寿。
支派从何。关内濂溪洛涧多。
这首诗的意境描绘了对儒家文化的赞美和对自然景色的描绘。首句中的“圣经五止”可以理解为对儒家经典的尊重,而“丘隅黄鸟喜”则描绘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画面;接着提到儒风的广泛影响,强调了儒家思想对万物的包容性;最后,诗中提到的太羹和玄酒象征着美好的生活和长寿,留给人一种温暖和宁静的感觉。
作者介绍:沈瀛,生于宋代,字子庸,号澹庵,江苏人。他是一位著名的诗人和学者,擅长山水诗和咏怀诗,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的交融。
创作背景:诗作产生于宋代,那个时代儒家文化逐渐成为社会主流,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儒家思想的认同与热爱,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自然与人文的和谐追求。
这首《减字木兰花》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思想,展现了诗人对儒家文化的崇敬和对大自然的热爱。首句“圣经五止”直接引入儒家经典,表明了诗人对古代圣贤的追随与敬仰。接下来,诗人通过“止向丘隅黄鸟喜”的描绘,营造出一种自然美好的氛围,似乎在提示我们要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平静和快乐。
“广大儒风”一句,强调了儒家思想的博大精深和普遍影响,诗人认为儒家文化能够通达万物,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随后提到的“太羹玄酒”,则通过饮食的意象,传达出一种生活的享受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种享受不仅是物质上的,也是精神上的。
最后两句“支派从何。关内濂溪洛涧多。”则引入了地域文化的概念,指出了儒家文化的起源和传播,暗示着文化的多样性与丰富性。这首诗在简约的文字中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对儒家文化的赞美与自然的描绘,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传达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文化和自然的认同。
诗词测试:
《减字木兰花》是由哪位诗人创作的?
诗中提到的“圣经五止”指的是什么?
诗中哪个意象象征了自然的生机与快乐?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