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58: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58:13
满江红·半世飘蓬
作者:沈瀛 〔宋代〕
半世飘蓬,今何幸得归乡曲。
却还似重来燕子,认巢新屋。
好是秋晴风日美,饭香云子炊如玉。
念蟹螯满把欲黄时,笋新绿。
仍更有,初开菊。
何妨更,重添竹。
与此君相对,且无荣辱。
待得吾庐三径就,此生素愿都齐足。
任三竿红日上檐梢,眠方熟。
这首词表达了诗人归乡的喜悦与感慨。经过半生漂泊,今天终于能回到故乡的乐曲中,仿佛又像那归来的燕子,认回了新搭的巢。今天天气晴好,秋风送爽,饭香四溢,仿佛是云朵般洁白的米饭在炊煮。想起了秋天蟹螯丰腴时的美味,以及新鲜的竹笋。在这美好的时节,还有初开的菊花,何妨再添几株竹子呢?和这位朋友对坐,无需在意世俗的荣辱,待我回到自己的小屋,人生的愿望都能实现。任由三竿的红日照在屋檐上,我才安心入睡。
沈瀛,宋代诗人,字子升,号竹斋,风格清新、自然,擅长描写田园风光和人情世态。他的作品往往流露出对自然与人情的热爱,寓意深远。
本诗创作于诗人经历半生漂泊之后,心中对故乡的思念与归属感愈发强烈。他在外多年,终于得以归乡,心情愉悦,便写下此词表达自己对家的思念与归属。
这首《满江红·半世飘蓬》从开头的“半世飘蓬”开始,就将读者带入一种游子的心境。诗人以“飘蓬”比喻自己的漂泊生涯,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怀念。而“今何幸得归乡曲”则是他归乡后的感慨,充满了对故乡的珍视与热爱。
接下来的比喻如“重来燕子,认巢新屋”,不仅形象地描绘了归来的喜悦,也传达出一种归属感和温馨的画面。诗中描绘的秋日氛围,既有“秋晴风日美”的清新美好,又有“饭香云子炊如玉”的丰盛气息,充满了生活的温情与宁静。这一切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对家乡的深厚情感。
在后面的句子中,诗人提到“蟹螯满把欲黄时,笋新绿”,不仅是对自然丰收的描写,更是对生活美好的向往,象征着丰盈的生活和自然的馈赠。再到“与此君相对,且无荣辱”,诗人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和朋友对坐闲聊,享受生活的宁静,表现出对人际关系的珍视。
最后,诗人以“任三竿红日上檐梢,眠方熟”结束,展现出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既有归属感,又有对未来的期望,整首词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与渴望。
半世飘蓬,今何幸得归乡曲。
却还似重来燕子,认巢新屋。
好是秋晴风日美,饭香云子炊如玉。
念蟹螯满把欲黄时,笋新绿。
仍更有,初开菊。
何妨更,重添竹。
与此君相对,且无荣辱。
待得吾庐三径就,此生素愿都齐足。
任三竿红日上檐梢,眠方熟。
整首词主题是对故乡的思念和归属感,以自然景物和生活细节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表现出对家乡美好生活的热爱与珍视。
诗人用什么来比喻漂泊的生活?
诗中提到的“饭香云子”指的是什么?
诗人希望在归乡后实现什么?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