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59: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59:46
秋琴咏
作者: 杨冠卿 〔宋代〕
岩花月彩浮,井桐露珠滴。
悲秋适有念,拥琴坐西壁。
古音拂朱弦,一倡千虑涤。
无云山雨飞,松风寒淅沥。
鱼龙尽出听,万籁天地寂。
岩石间的花朵在月光下显得色彩斑斓,井边的梧桐树上露珠滴落。
悲伤的秋天让我生出许多感慨,我抱着琴坐在西墙边。
古老的乐音抚动着朱红色的琴弦,一声歌唱洗涤了心中的万千思虑。
无云的天空中山雨轻轻飘洒,松风带来了寒冷的细雨声。
在这样的宁静中,鱼龙在水中尽情游动,而万物的声音在天地间显得格外寂静。
作者介绍:杨冠卿,宋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自然的描写见长。他的作品常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相结合,展现出深邃的哲理与美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秋季,诗人通过琴声和自然景象表达了对秋天的感怀与思考。在古代,秋天常被视为思乡、怀旧的季节,诗人在此背景下找到了寄情的方式。
《秋琴咏》是一首充满秋意的抒情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与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通过描绘岩花和月光,传达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自然环境。接着,诗人以“悲秋适有念”引出情感的转折,表明在这美丽的外部环境中却潜藏着内心的忧伤与思考。
“拥琴坐西壁”,描绘了诗人独自一人,坐在西墙边弹琴的情景,这不仅是对音乐的热爱,更是对内心情感的寄托。古琴的声音如同一股清流,洗涤了心中的烦恼,展现出艺术的疗愈功能。接下来的描写中,无云的天空与山雨的轻飞,松风的寒意,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宁静的氛围,与诗人的内心感受形成呼应。最后,鱼龙的出听与万籁的寂静,象征着自然的生生不息和人的孤独,形成一种深远的哲思。
整首诗在意象上层层递进,情感上由外而内,展现了诗人对秋天的细腻观察与深情思索,透过自然的描写,反映出个人的孤独与对生命的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整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岩花”、“月彩”、“井桐”,以及对比手法,如“悲秋”与“万籁”,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反衬内心情感,展现了诗人的细腻情感与对生命的思考。
主题思想:诗歌以秋天为背景,通过对自然的描写与音乐的表达,传达出对人生和自然深刻的感悟,体现出一种孤独而又宁静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秋琴咏》是哪个朝代的作品?
诗中描写的“月彩”主要代表什么?
诗句“一倡千虑涤”的含义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