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7:37: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7:37:21
政馀飞棹入烟村,
数里菰蒲接寺门。
惟爱弁峰供醉眼,
役人诗思到黄昏。
在政务处理完毕后,划着小舟驶入烟雾缭绕的村庄,
几里路的菰蒲掩映着寺庙的门口。
我特别喜欢那弁峰(山峰)的景色,让人陶醉,
而那些忙碌的人们在黄昏时分却独自沉浸在诗的思绪中。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并未直接引用特定典故,但通过“弁峰”一词,可能隐喻了陶渊明等隐士所追求的隐逸生活,表达了对自然和诗意的向往。
作者介绍: 裴大亮,宋代诗人,生于官宦之家,诗风清新自然,常表现对山水的热爱与对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宋代,正值文人追求隐逸生活、亲近自然的风潮。诗人在政务繁忙后,寻求一种心灵的寄托,通过描绘宁静的村庄和寺庙,表达对生活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这首《广慧教寺》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向往。开篇“政馀飞棹入烟村”,将读者带入一种宁静的乡村场景,诗人以小舟为媒介,传达了从繁忙事务中抽离的轻松感。接下来的“数里菰蒲接寺门”,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宁静的氛围,菰蒲的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也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
“惟爱弁峰供醉眼”,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沉醉,弁峰作为一个具体的山峰,不仅是自然的象征,更是内心情感的寄托。而最后一句“役人诗思到黄昏”,则引发了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忙碌的生活让人难以静下心来体味诗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整首诗在抒情中融入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反思,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艺术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本诗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以及对繁忙生活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飞棹”指的是什么?
“役人”在诗中指的是:
诗中提到的“黄昏”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维的《鹿柴》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尤其在对山水的描绘上,呈现出类似的意境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