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和史侍郎游澹岩韵六首》

时间: 2025-05-06 02:41:55

诗句

九重温诏下江边,应览甘泉旧奏篇。

却背烟岚理归棹,晓猿夜鹤总凄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41:55

和史侍郎游澹岩韵六首

原文展示:

九重温诏下江边,应览甘泉旧奏篇。却背烟岚理归棹,晓猿夜鹤总凄然。

白话文翻译:

天子在宫中下诏书,要求我到江边游览,应该去欣赏甘泉的旧奏篇。但我却背对着烟雾和山岚,划着船归去,早晨的猿鸣与夜晚的鹤叫都显得如此凄凉。

注释:

  • 九重:指天子,即皇帝,形容其地位极高。
  • 温诏:温和的诏书,表明皇帝的恩典。
  • 甘泉:指甘泉水,古代传说中的美好之地,也指甘泉的典籍。
  • 烟岚:烟雾与山岚,描绘了自然景色。
  • 理归棹:理顺船桨,准备归航。
  • 晓猿夜鹤:清晨的猿鸣和夜晚的鹤鸣。

典故解析:

  • 甘泉:古代文人常以甘泉喻美好之地,典出《诗经》等古籍,象征理想的栖息地。
  • 猿与鹤:猿和鹤常被用来象征孤独与凄凉,反映诗人的内心情感。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曾协,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常以自然景观为题材。
  •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游览澹岩时,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思考,以及对自然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在游览澹岩时的心境与感受,既有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也蕴含了对个人命运的思考。开头提到“九重温诏”,引出诗人受命于天子的情景,在赏景与政治责任之间产生了矛盾。诗人虽然身处美丽的自然中,内心却感到凄凉与孤独。“却背烟岚理归棹”,表现出诗人对归去的无奈与沉重,似乎对现实的逃避。最后的“晓猿夜鹤总凄然”则深化了这种情感,猿与鹤的鸣叫在清晨与夜晚交替中,突显了诗人的孤独与伤感。整首诗以自然风光为背景,却十分感人,传达了诗人心中对美好与孤独的复杂情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九重温诏下江边” - 皇帝的温和诏书传到江边,表明诗人与皇权的联系。
    2. “应览甘泉旧奏篇” - 诗人应当去欣赏甘泉的美好景致,暗含期望与责任。
    3. “却背烟岚理归棹” - 诗人选择背对美景,划船归去,反映内心的挣扎。
    4. “晓猿夜鹤总凄然” - 自然的声音与情感交织,表露出孤独与凄凉。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晓猿夜鹤”,强调时间的变化与情感的共鸣。
    • 拟人:将自然的声音赋予情感,增加了诗的感染力。
  •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国家责任的思考、对自然的向往以及内心的孤独感,表现了个体与社会的矛盾。

意象分析:

  • 江边:象征着游览与探索的空间,反映诗人的心境。
  • 甘泉:美好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
  • 烟岚:自然的变化,象征诗人内心的迷茫。
  • 猿与鹤:孤独与凄凉的象征,增添诗的情感深度。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九重”指的是哪个人物? A. 诗人 B. 皇帝 C. 朋友

    2. “晓猿夜鹤”的意象表达了什么? A. 欢乐 B. 孤独 C. 兴奋

    3. 诗人在诗中是如何看待归去的? A. 期待 B. 无奈 C. 兴奋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王维《山居秋暝》
  • 诗词对比

    • 对比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表现自然美与内心感慨,但王维更偏向宁静与和谐,而曾协则在孤独中更显凄凉。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传》
  • 《古典诗词欣赏与解析》
  • 《中国古典诗词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祝英台近 赠吴郎韶仙 十二阕 其一 并序 祝英台近 时湘文倚梅图照 祝英台近 祝英台近 祝英台近 祝英台近 其六 并序 祝英台近 其三 并序 祝英台近 其二 并序 祝英台近 二十四阕 其一 并序 祝英台近 其十二 并序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矫洁 椒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挑牙料唇 飞架 車字旁的字 包含行的词语有哪些 真面目 兽穷则齧 斗字旁的字 两点水的字 硬气 走字旁的字 残民害理 用字旁的字 亿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轮扁斫轮 初生牛犊不怕虎 无丝有线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