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7:40: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7:40:54
钱大参有和用韵谢之七首
曾春清言吐屑霏,岩廊又复仰几微。
正须国论筹前箸,毋使人间风亦稀。
在春日的清晨,言辞如细雨般洒落,
在山岩的走廊中,我又仰望着几丝微风。
正需要国家的议论来筹划前途,
不要让人间的风气也变得稀薄。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中并未涉及明确的历史典故,但诗人在描绘自然风光的同时,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关心,反映出诗人与时事的紧密联系。
作者介绍: 曹勋,字叔达,号秋水,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诗词,风格清新,常以自然景物寄托情感。他的作品多关注社会现实和政治现状,反映了当时士人的忧国忧民之情。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和政治变革之时,诗人通过描写春天的清新景象,表达对国家未来的思考和对人间风气的关注,映射出士人对社会和政治的责任感。
这首诗通过清新的自然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忧虑与思考。开篇的“曾春清言吐屑霏”,描绘了春天温暖、清新而轻柔的氛围,隐喻着诗人希望通过言辞的力量来影响他人。接着的“岩廊又复仰几微”则表现出一种对微风的向往,表明诗人渴望与自然和谐共处,感受生活中的细腻与美好。诗的后半部分“正须国论筹前箸,毋使人间风亦稀”则转向严肃的政治议题,强调国家的前途需要有清晰的讨论和计划,警示人们不要让社会风气变得稀薄。整首诗在描写春天的同时,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展现了他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通过自然的描绘,反映出对国家前途的思考和对社会风气的关注,展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屑霏”指的是什么?
A. 雪花
B. 雨丝
C. 细雨
D. 风
“岩廊”在诗中指代什么?
A. 山间的小道
B. 河边的走廊
C. 城市的街道
D. 海边的沙滩
诗的主题主要关注:
A. 个人情感
B. 国家政治
C. 自然风光
D. 生活琐事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