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题西山》

时间: 2025-05-01 03:36:50

诗句

足倦尚跻攀,南来第一山。

撑空列𡷾嵂,拂阁耸孱颜。

莫作炎山看,浑疑雁岩间。

输他痴衲子,终老白云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36:50

原文展示:

足倦尚跻攀,南来第一山。
撑空列嵂,拂阁耸孱颜。
莫作炎山看,浑疑雁岩间。
输他痴衲子,终老白云关。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西山攀登时的感受与思考。尽管感到疲倦,但仍然努力攀登,西山被认为是南方的第一高峰。山峰高耸入云,山峦重叠,宛如撑起天空,山间的阁楼在云雾中显得格外迷人。不要把这里看作是炎热的山岭,仿佛置身于雁岩之间。在这里,输给那些醉心于山水的僧人,最终我也愿意在这片白云之中安度余生。

注释:

  • 足倦:脚步疲倦。
  • 跻攀:攀登。
  • 撑空列嵂:高耸入云的山峰,像撑起了天空一样。
  • 拂阁耸孱颜:阁楼的轮廓在云雾中显得柔弱。
  • 炎山:指的是炎热的山,与西山的清凉形成对比。
  • 痴衲子:指的是痴迷于山水的僧人。
  • 终老白云关:愿意在白云之中安度余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宏正,字子云,号慕尘,南宋时期的诗人。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著称,常表达对山水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他在仕途上并不顺利,多以游山玩水为乐,诗作中常融入他对自然的深刻体悟。

创作背景:

《题西山》创作于曾宏正游历西山时,受其壮丽景色和深厚文化的启发,诗中融入了他对人生的感悟,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西山的壮丽与宁静。开头两句“足倦尚跻攀,南来第一山”直接交代了诗人攀登西山的疲惫与执着,体现了他对山的尊重与热爱。接下来的“撑空列嵂,拂阁耸孱颜”则巧妙地运用形象的比喻,描绘了高耸的山峰和如云阁楼的景象,给人以极强的视觉冲击力。诗中的“莫作炎山看,浑疑雁岩间”则是对环境的细腻观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敏锐感受和独特理解。最后两句承接前文,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愿意在这片云海中安静度过余生,展现了诗人洒脱的人生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足倦尚跻攀:即使双腿疲倦,仍然在攀爬。
  2. 南来第一山:西山被视为南方的第一高峰。
  3. 撑空列嵂:山峰高耸,像撑起天空一样。
  4. 拂阁耸孱颜:山中阁楼在云雾中显得柔弱。
  5. 莫作炎山看:不要将此地视作炎热的山。
  6. 浑疑雁岩间:仿佛置身于雁岩之间。
  7. 输他痴衲子:屈服于那些醉心山水的僧人。
  8. 终老白云关:愿意在白云之中安度余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撑空列嵂”,表现山的雄伟。
  • 拟人:如“拂阁耸孱颜”赋予山阁以人的特征。
  • 对仗:诗中上下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写西山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出一种洒脱豁达的态度。

意象分析:

  • 西山:象征着高远与理想。
  • 白云:代表着宁静与逍遥的生活。
  • 痴衲子:指追求自然、超脱世俗的隐士,象征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足倦尚跻攀”中的“足倦”是什么意思? A. 脚步轻快
    B. 脚步疲倦
    C. 脚步稳健
    答案:B

  2. 诗中提到的“南来第一山”指的是哪座山? A. 华山
    B. 西山
    C. 泰山
    答案:B

  3. “终老白云关”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愿望? A. 追求权力
    B. 渴望隐居生活
    C. 对世俗的抗拒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曾宏正的《题西山》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均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隐逸生活的向往,但王维的诗更偏重于秋天的宁静与孤独,而曾宏正则通过对西山的描绘,突出其高大与壮丽,表达了对自然的崇敬。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诗歌三百首》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南乡子(寄和潘教授元宾喜晴) 点绛唇(冬日江上) 送彦立兄游太学以恩袍草色动为韵 五祖山 和徐季功舒蕲道中二十首 上元后漕幕同僚二十八人会饮於西湖登千佛阁 题宿云轩 寄白香岩县丞 减字木兰花(和鲁如晦立春) 赠桐林老僧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白言 支左屈右 包含褐的成语 聿字旁的字 小年轻 金鳷擘海 亠字旁的字 韩信将兵,多多益善 背负 走字旁的字 示字旁的字 像模像样 反来复去 舌字旁的字 抚今怀昔 遵率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