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6:26: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6:26:50
长相思·又
风飕飕。雨飕飕。桐叶凋零已入秋。
凄凉人倚楼。山悠悠。水悠悠。
催动归心不自由。梦随江水流。
风声呼啸,雨声潺潺,桐树的叶子已经凋零,秋天已然来临。
凄凉的我倚靠在楼上,山水悠悠,似乎在催促我归心似箭,却又无法自由。
我的梦随着江水流去,无法停留。
此诗并未涉及特定历史典故,但桐叶凋零与秋天的景象常常出现在古代诗词中,象征着时光流逝与人生的无常。古人常以自然景象寄托情感,表达对离别、思念的感慨。
这首《长相思·又》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借助自然的变化来反映诗人的内心感受。开头部分的“风飕飕,雨飕飕”通过声音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气氛,给人以深刻的感受。接着“桐叶凋零已入秋”,不仅传达了季节的变换,更隐含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接下来的“凄凉人倚楼”更是将诗人的孤独感推向高潮,楼的意象也暗示着一种高处不胜寒的孤寂。
“山悠悠,水悠悠”展示了自然的广阔与永恒,与诗人内心的焦虑形成鲜明对比。最后一句“梦随江水流”则将思乡之情与梦境的无常结合在一起,表现出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现实的无奈。整首诗情感细腻,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在秋日的孤独与思乡之情,给读者以深刻的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主题围绕着思乡与孤独,借助自然景象反映内心的情感,表达出对过往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无奈。
诗词测试: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将许禧身的《长相思·又》与李白的《静夜思》进行对比,两者都表达了思乡之情,但许禧身更多地通过自然景象描绘出孤独与无奈,而李白则借月光和静夜表达对故乡的直接思念,风格上有明显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