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12: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12:26
千二百轻鸾,春衫瘦著宽。
倚风行稍急,含雪语应寒。
带火遗金斗,兼珠碎玉盘。
河阳看花过,曾不问潘安。
整首诗表达了一种春日的轻盈和怅惘。前两句描写了女子的轻装和修身的春衣,显得有些单薄。接着描述了行走中被风吹拂的情景,仿佛在急切中带着寒意的低语。后两句则转向一种奢华的意象,火和金斗暗示珍贵的东西,而碎玉和珠子则象征着一种破碎或失落的美。最后一句提到河阳(即河阳地区)赏花时,似乎暗示着对美的追求与对潘安(古代美男子)的无问,表现了一种超然的态度。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李商隐(812年-858年),字义山,号玉溪,唐代诗人,晚唐诗坛的重要人物。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著称,诗风往往深邃而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拟沈下贤》创作于李商隐的晚年,其时正值社会动荡,诗人对人生的感慨与对美的追求交织在一起,反映出一种无奈的情绪。
《拟沈下贤》是一首充满春日气息的抒情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一种轻盈的美感。前两句以“千二百轻鸾,春衫瘦著宽”开篇,运用轻巧的比喻,刻画出女子轻盈的身姿和纤细的衣衫,给人以春日初开的感觉,仿佛听到了春风拂过的声音。
接下来的“倚风行稍急,含雪语应寒”,则通过对风和寒的描写,使得整首诗在轻盈的春日气息中却带上一丝寒意,营造出一种矛盾的美感。这里的“含雪语”,让人联想到冬雪的残留,正是春天的温暖与冬天的寒冷交织在一起。
后两句“带火遗金斗,兼珠碎玉盘”,则让人感受到一种奢华与破碎的对比,火与金的结合象征着珍贵与热情,而碎玉和珠子则暗示着一种失去与无奈的美,令人感到惋惜。
最后一句“河阳看花过,曾不问潘安”,更是点睛之笔,诗人以自嘲的方式表达了对美的追求,却又不屑于追逐潘安的心态,表现出一种超然的态度,似乎在说,美丽和爱情并不是生活的全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美的追求与对生活的感慨,展现了春日的温暖与内心的寒意,体现了李商隐对人生的哲学思考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潘安”是指什么?
A. 一种花
B. 古代美男子
C. 一位诗人
D. 一种乐器
诗中的“倚风行稍急”表现了什么情感?
A. 急切追求
B. 悠闲自在
C. 滞留不前
D. 忧伤哀怨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商隐的《拟沈下贤》相比,杜甫的《春望》在描绘春天的同时,更多地流露出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体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