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9:19: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9:19:49
作者: 李端 〔唐代〕
追凉寻宝刹,畏日望璇题。
卧草同鸳侣,临池似虎溪。
树闲人迹外,山晚鸟行西。
若问无心法,莲花隔淤泥。
我来到这里寻找凉爽,想要避暑于这座宝贵的寺庙,
害怕烈日,仰望天空中的星星。
我躺在草地上,像成双成对的鸳鸯一样,
坐在池边,仿佛身处于虎溪之畔。
树木静谧,远离人迹,
傍晚的山上鸟儿向西飞去。
如果你想问我无心的道理,
那就请看那莲花,虽生于淤泥却依然清香。
作者介绍: 李端,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抒情为主,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夏季,诗人避暑于慈恩寺,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超然态度。唐代是一个诗歌繁荣的时期,诗人常常通过自然景象寄托情感。
这首诗以“避暑”为主题,描绘了诗人在慈恩寺的清凉环境中,感受自然与内心的和谐。开头两句“追凉寻宝刹,畏日望璇题”便引出了诗人的心境:在炎热的夏日,他寻求凉爽与心灵的寄托。接下来的“卧草同鸳侣,临池似虎溪”,不仅展现了诗人悠闲的姿态,还通过鸳鸯和虎溪的意象,表现出一种自然与人情的和谐。后两句“树闲人迹外,山晚鸟行西”,则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自然图景,令人心神向往。最后两句“若问无心法,莲花隔淤泥”更是点明了诗人超然的哲思:即使身处纷扰的环境中,仍能保持心灵的清净与高洁,莲花的意象更是将这份高洁升华。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描绘自然风光,表达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对内心世界的反思,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哲学思想。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李端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诗中提到的“宝刹”指的是哪个地方?
“若问无心法,莲花隔淤泥”中的莲花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自然的宁静与诗人的心境,虽然两者的表达方式有所不同,但都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内心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