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3:16: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3:16:18
山居二首 其二
作者: 元好问
诗肠搜苦怯茶瓯,
信手拈书却枕头。
檐溜滴残山院静,
碧花红穗媚凉秋。
全诗翻译:
我的诗肠在茶瓯中搜寻着苦涩的滋味,
随手拈来书籍却又要用它作枕头。
屋檐下的水滴声在宁静的山院中回响,
碧色的花儿与红色的穗子在凉秋中相映成趣。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特别明显的典故,但是“茶瓯”和“书”都可以理解为文人雅士生活的一部分,反映了作者的生活态度与情感。
作者介绍:
元好问(1190-1257),字叔华,号十洲,金朝末年著名诗人、词人。他的诗词以清新、自然著称,擅长描写山水风景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山居生活中,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热爱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在金朝社会动荡的背景下,诗人选择隐居,表现了对世俗的逃避和对内心平和的追求。
本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深邃的内心世界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开头两句,诗人以“诗肠搜苦怯茶瓯”传达了对创作的艰辛与不易,那种在创作中苦苦寻觅灵感的状态令人感同身受。茶瓯象征着静谧的思考和品味,隐喻着诗人渴望在苦涩中发现美。接下来的“信手拈书却枕头”,则描绘了诗人随性而为的生活状态,书籍成为他情感的寄托,枕头则暗示了思考与安宁。
后两句描绘了山中秋日的宁静景象。檐下水滴声声入耳,带来一种清幽的气息,仿佛时间在此刻凝固。而“碧花红穗媚凉秋”则通过色彩的对比,展现了秋季的丰盈与美丽。全诗在自然与人心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展现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热爱与对内心世界的探索。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热爱,体现了他在自然中寻找灵感与安宁的心境。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内心的矛盾与对创作的坚持。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元好问的《山居二首》与王维的《山中问答》都描绘了隐居生活的宁静与自然美。王维的作品更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哲理思考,而元好问则通过细腻的情感与生活细节展现出对内心世界的探求。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