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青玉案》

时间: 2025-07-31 14:25:09

诗句

虾须帘上铜钩小。

玳瑁□,轻寒绕。

红叶微香侵语笑。

金钗珠履,凤箫鼓,疑是蓬莱岛。

萱堂日日春生貌。

嫩绿依然鬓边好。

赋□修龄应不少。

年年长见,画堂□宴,楼外青袍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14:25:09

原文展示:

青玉案
元好问 〔金朝〕
虾须帘上铜钩小。
玳瑁,轻寒绕。
红叶微香侵语笑。
金钗珠履,凤箫鼓,疑是蓬莱岛。
萱堂日日春生貌。
嫩绿依然鬓边好。
赋修龄应不少。
年年长见,画堂宴,楼外青袍草。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温婉优雅的画面:在虾须帘子上,挂着小铜钩,玳瑁的轻寒缠绕在其中;红叶轻微的香气渗透在笑语中,金钗珠履在身,凤箫和鼓声似乎来自蓬莱仙岛。萱堂里,春天的景色日日如春,嫩绿的发丝依然衬托着她的美丽。她的修龄应该不算少,年复一年地常见于画堂的宴会之中,楼外的青袍草依然繁茂。

注释:

  • 虾须帘:一种装饰帘子,形状像虾须,通常用于房间内的装饰。
  • 铜钩小:指小铜钩,可能是悬挂之用,有细致工艺的意味。
  • 玳瑁:一种名贵的海龟,壳上有美丽的花纹,象征奢华。
  • 金钗珠履:指金制的发钗和珠饰的鞋子,象征女子的华丽装扮。
  • 蓬莱岛:传说中的仙境,象征着理想的美好境地。
  • 萱堂:指母亲的住所或象征母爱之地,常用于寓意温馨和幸福。
  • 年年长见:指年复一年,常常能够见到,表达一种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元好问(1190-1257),字仲明,号天池,金朝末年人,著名的诗人和词人,以其豪放和细腻的风格而闻名。他的作品多描绘山水风景、人生哲理等,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金朝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变迁的年代。元好问通过描绘自然与生活中的美好景象,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逝去时光的追忆。

诗歌鉴赏:

《青玉案》是一首典型的词作,展现了元好问对生活细腻而敏感的观察力和对美的追求。整首词以温柔的笔触勾勒出一个优雅的场景,诗中细致的描写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一幅画中,感受到温暖的春意和恬静的氛围。

在词的开头,作者通过“虾须帘上铜钩小”这句,营造出一种细腻的环境,仿佛可以听到那轻柔的寒风拂过。接下来的“玳瑁,轻寒绕”则将自然的寒意与奢华相结合,形成了对比,突显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红叶微香侵语笑”,通过红叶的香气与微笑的结合,传达出一种温暖而亲切的情感,使人感受到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而“金钗珠履,凤箫鼓,疑是蓬莱岛”则进一步升华了诗的意境,将这一切美好事物与理想中的仙境相联系,给人以无限遐想。

在后半部分,诗人透过“萱堂日日春生貌”和“嫩绿依然鬓边好”,表现出对美好时光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最后一句“年年长见,画堂宴,楼外青袍草”,则以年复一年的循环表现出一种生活的稳定与持续,令人感到安宁与满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虾须帘上铜钩小”: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生活环境的精致。
  2. “玳瑁,轻寒绕”:结合奢华与自然的元素,营造出惬意的氛围。
  3. “红叶微香侵语笑”:传递出温暖与生动的情感。
  4. “金钗珠履,凤箫鼓,疑是蓬莱岛”:将美好与理想的境地相结合,象征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5. “萱堂日日春生貌”:表现出温馨的家庭环境。
  6. “嫩绿依然鬓边好”:强调青春与美的永恒。
  7. “赋修龄应不少”:暗示作者对岁月的珍惜。
  8. “年年长见,画堂宴,楼外青袍草”:表现出对生活持续美好的期待。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疑是蓬莱岛”,将美好事物比作理想的仙境。
  • 对仗:如“金钗珠履,凤箫鼓”,形成了和谐的音韵。
  • 拟人:如“红叶微香侵语笑”,赋予自然以人类的情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优雅的笔调表现了对生活美好的向往与珍惜,表达了对青春、家庭与幸福的追求,折射出作者乐观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虾须帘:象征家庭的温馨与细腻。
  • 玳瑁:象征奢华与美。
  • 金钗珠履:代表女性的华丽与优雅。
  • 蓬莱岛:象征理想中的美好生活。
  • 萱堂:象征母爱与温暖的家。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虾须帘”是什么?

    • A. 一种装饰帘子
    • B. 一种乐器
    • C. 一种食物
    • D. 一种花卉
  2. “金钗珠履”象征着什么?

    • A. 贫穷
    • B. 奢华
    • C. 战斗
    • D. 自然
  3. 诗中提到的“蓬莱岛”象征着什么?

    • A. 理想的生活
    • B. 现实的困境
    • C. 远方的旅行
    • D. 历史的遗迹

答案: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如梦令》 李清照
  • 《蝶恋花》 苏轼

诗词对比

  • 《如梦令》与《青玉案》的相同之处在于都表现了对生活细腻的观察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但前者更多展现了个人的情感,而后者则更侧重于对环境的描绘与生活的哲理。

参考资料:

  • 《元好问诗词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词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僧南归 将赴东阳留上包谏议 横吹曲辞。关山月二首 泛舟 抚州被推昭雪答陆太祝三首 登高回乘月寻僧 广陵送赵主簿自蜀归绛州宁觐 赠鹤林上人 酬盩厔耿少府湋见寄 寄赠翠岩奉上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唯力是视 向好 立刀旁的字 剽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书院 欠字旁的字 进贤兴功 髼髼 脚头妻 耳听是虚,眼见是实 私字儿的字 尢字旁的字 贝字旁的字 红红火火 溜淌 包含坐的成语 井然有条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