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南台沙合亭》

时间: 2025-04-25 19:05:39

诗句

闽州胜概是南台,沙合相传有自来。

一道三桥横渡处,分明平步揖天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9:05:39

原文展示:

闽州胜概是南台,
沙合相传有自来。
一道三桥横渡处,
分明平步揖天台。

白话文翻译:

闽州的美景在南台,沙合的传说代代相传。
在那一道三桥交汇的地方,
仿佛是平步青云,向天台致敬。

注释:

  • 闽州:今福建省福州市,历史上是一个重要的文化和贸易中心。
  • 南台:指的是闽州南部的一个风景名胜区。
  • 沙合:是当地的一个地名,传说与历史相连。
  • 三桥:可能指代连接各地的桥梁,象征着交通便利和人文交流。
  • 平步揖天台:形容走在平坦的路上,像是在向天台致敬,表达一种洒脱的气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旸,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台一带,体现了作者对故乡风光的热爱与赞美之情,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自然与人文景观的重视。

诗歌鉴赏:

《南台沙合亭》是一首描绘闽州南台美景的诗,诗中展现了自然景观与人文传说的交融。首句“闽州胜概是南台”直指南台的独特魅力,表达了诗人对这一地方的自豪感。接着“沙合相传有自来”则提到沙合的历史传承,使得这一景点不仅仅是自然风光,更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诗中提到的“三桥”,象征着沟通与连接,也可能暗示着人们在此地的汇聚与交流。最后一句“分明平步揖天台”,将自然与人文的气息结合,表现出一种从容自信的态度,仿佛在向更高的理想致敬。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既有对自然风光的描绘,也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了宋代诗人的审美追求与哲思,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闽州胜概是南台:表明南台是闽州最美的风景所在,直接引入主题。
  2. 沙合相传有自来:说明沙合这个地方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说,增强了地方的神秘感。
  3. 一道三桥横渡处:描绘了连接三地的桥梁,暗示着人与自然、历史的交融。
  4. 分明平步揖天台:用“平步”形象化地描述行走的轻松,体现出一种超然的境界。

修辞手法: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如“平步揖天台”比喻一种轻松自如的状态,表现出诗人向往的理想境界。
  • 象征:三桥象征着交流与联系,暗示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南台自然风光与人文历史的热爱,体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南台:象征自然美。
  2. 沙合:代表历史与文化。
  3. 三桥:象征连接与交流。
  4. 天台:象征理想与超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沙合”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福建省
    • B. 浙江省
    • C. 广东省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三桥”象征着人与自然、历史的_____。

  3. 判断题:诗中“分明平步揖天台”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对/错)

答案:

  1. A
  2. 交融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王之涣《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庐山谣》与本诗相似的地方在于都强调了自然美,但李白更多的是豪放与奔放,而陈旸则显得更加沉稳与内敛。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作品选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烟霞洞四首 其四 烟霞洞四首 其三 烟霞洞四首 其二 咏天池 奉诏回作 回纥纪事 寄东方道众 复游郭西 二月二日司天台判李公辈邀游郭西归作 至回纥城暇日出诗一篇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阿失 宝泉局 玩时愒日 自字旁的字 通决 滥权 树上开花 户字头的字 包含博的成语 一榻胡涂 兰陔 愚者千虑,或有一得 穴宝盖的字 尣字旁的字 糸字旁的字 驳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江海同归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