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7:07: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7:07:33
作者: 林放 〔宋代〕
霜林凋落云影垂,
朔风猎猎鼓寒威。
偶来禅房访虚寂,
上人为我弹金徽。
此调悠悠泯千载,
今日忽闻一嗟咨。
上人所弹不在指,
我亦非于耳听之。
霜天玉磬敲清晓,
夜月秋声动翠微。
举世纷纷爱筝筑,
寂寥古意谁能知。
过门不是钟期子,
慎勿汗漫调朱丝。
霜打的树林凋落,云影低垂,
北风呼啸,仿佛在鼓动着寒冷的威力。
偶然来到禅房,探访那份虚寂,
上人正在为我弹奏着金色的琴声。
这悠扬的旋律可以超越千载,
今天我突然听到一声叹息。
上人所弹的乐曲并不在于指尖,
我所感受到的也不是耳中所听。
霜天清早,玉磬敲响,清脆悦耳,
夜晚的月光与秋声在翠微间交融。
整个世界纷纷扰扰,皆爱筝声与筑曲,
寂寞的古韵却无人能懂。
经过这扇门并不是钟期的子,
小心不要随意调弄那朱色的丝弦。
作者介绍: 林放,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表现出淡泊名利的思想和对自然、音乐的热爱。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一个秋冬交替之际,诗人偶然造访一位琴僧,因琴声而生感慨,表达了对传统音乐和古典文化的敬畏与珍视。
《赠琴僧》通过描绘诗人与琴僧的相遇,表现了诗人对音乐的深刻理解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的开头以“霜林凋落”引入,营造出一种清冷、凋零的氛围,这不仅暗示了季节的变化,也象征着人生的无常。随着“上人为我弹金徽”,琴声的出现带来了生机与灵动,反映了人们对美好艺术的向往。
诗中提到的“此调悠悠泯千载”,表达了音乐穿越时空的永恒性,让人感受到即使千年过去,古老的旋律依然动人心弦。然而,诗人不仅仅是对音乐的赞美,更在思考音乐背后的哲学意义:“上人所弹不在指,我亦非于耳听之”,这句话表明音乐的真谛在于内心的感悟,而非仅仅是外在的技巧。
后面几句描绘了清晨的玉磬声和夜晚的秋声,带有一种清雅的意境,展现了自然与音乐的和谐。最后,诗人感叹世人对流行音乐的喜爱,反衬出自己对古典音乐的孤独理解,强调了对古意的珍视与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音乐的美好与人生的哲思,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主要探讨了音乐的永恒与内涵,表达了诗人对古典音乐的热爱与对现代音乐流行文化的反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霜林”象征什么?
上人所弹的音乐主要在表达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提到“朱丝”,其意为?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