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34: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34:11
西湖
作者: 王南一〔宋代〕
翠巘嵯峨插斗牛,
仙家风景自清幽。
从来此县传佳谶,
就筑西湖占上流。
层塔可梯升后进,
五峰有路达前修。
邦人接踵登科去,
我亦京华共宦游。
这首诗描绘了西湖的美丽风景。翠绿的山峦高耸入云,像牛斗一样插入天空,仙人的景致显得格外清幽。这里的历史悠久,传说中有着美好的预兆,因此在这里修建了西湖,使它成为了风水宝地。层层的塔楼如同梯子一样引人向上,五座山峰的道路通向更远的地方。这里的人们纷纷登科及第,我也在京城中共赴宦游。
作者介绍:王南一,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其诗作以清新自然著称,常描绘山水风光,展现出浓厚的生活情趣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科举制度盛行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西湖的美景,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当时文人追求仕途的心态。
王南一的《西湖》以清新的语言描绘了西湖的自然风光,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向往。诗的开篇通过“翠巘嵯峨插斗牛”一语,将西湖的山峦勾勒得高耸入云,给人以极大的视觉冲击。接着,诗人提到“仙家风景自清幽”,暗示西湖不仅美丽,也充满神秘感,仿佛是仙人居住的地方。随后的“从来此县传佳谶”表明西湖在历史上就有着美好的寓意,进一步增强了其地理与文化的重要性。
“层塔可梯升后进,五峰有路达前修”描绘了西湖周边的建筑与山路,展现出诗人对自然与人文景观的细腻观察。同时,诗的尾声“邦人接踵登科去,我亦京华共宦游”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科举与仕途的期盼与追求,体现了当时文人对名利的渴望。
整首诗在描绘风景的同时,也蕴含着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使得诗歌既具有视觉的美感,又充满了哲理的深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西湖美景为背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折射出诗人对仕途的渴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相互交织,既体现了自然的美,又反映了人类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词测试:
诗中“翠巘嵯峨”形容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邦人接踵登科去”,意指?
“层塔可梯升后进”暗示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解读:王南一的诗歌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人文情怀,展现了对西湖的热爱;而李白的作品则更强调个人的情感与哲理,显示出不同的艺术风格和表达方式。
这些书目和文章可以为深入理解王南一及其作品提供更多的背景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