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0:51: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0:51:38
声声慢·星冠懒带
张枢密〔宋代〕
星冠懒带,鹤氅慵披,色心顿起兰房。离了三清归去,作个新郎。良宵自有佳景,更烧甚清香德香。瑶台上,便玉皇亲诏,也则寻常。常观里孤孤令令,争如赴鸳闱,夜夜成双。救苦天尊,你且远离他方。更深酒阑歌罢,殢玉人云雨交相。问则甚,咱门这里拜章。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懒散的夜晚,诗人穿着星冠,懒洋洋地不想披上鹤氅,心中对兰房的美丽产生了向往。离开了三清(道教的三位最高神明)归来,做一个新婚的郎君。良辰美景自会出现,燃起清香的香炉。在瑶台上,玉皇大帝的亲自召唤也不过是寻常事。在常观中孤独地呆着,怎能比得上赴鸳鸯的房间,夜夜成双。救苦天尊,你暂时不要过来。夜深酒阑歌唱完,沉醉于与爱人的缠绵交合中。问你有什么事,我们这里正在拜章。
作者介绍:张枢密,字公度,号文潜,宋代著名词人,官至枢密院副使,兼任多职。其词风清新脱俗,善于描绘人情世态和自然美。
创作背景:此词作于宋代,正值文人雅士追求闲适生活和高雅情趣之际,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美好情感与生活享受的向往。
张枢密的《声声慢·星冠懒带》是一首充满浪漫情怀的词作。整首词在意象的运用上极为精妙,借助星冠与鹤氅展现出一种高雅而又懒散的氛围,营造出了一种迷离的夜晚情景。诗人通过对兰房的向往,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追求。词中提到的三清和瑶台,既是道教的神秘元素,也反映出诗人对爱情和理想生活的思考。与爱人共度良宵、共享美景,体现了诗人对人间温情的珍视。
值得一提的是,词中“救苦天尊”的出现,似乎在提醒世人,虽有神明的庇护,但生活中的美好与幸福依然需要人们自己去追求。最后一句“咱门这里拜章”,则是对生活中琐事的淡然,表现出一种洒脱的态度,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描绘一幅美好的夜晚图景,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也反映出一种对世俗幸福的珍视和洒脱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星冠懒带”中的“星冠”指的是哪种物品?
A. 一种花
B. 一种帽子
C. 一种酒
诗中提到的“兰房”象征什么?
A. 高贵的房屋
B. 美好的爱情
C. 贫困的生活
“救苦天尊”在文中代表什么?
A. 高贵的身份
B. 生活的琐事
C. 慈悲与庇护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在张枢密与李清照的作品中,都展现了对爱情的渴望与追求,但张的词更显慵懒与洒脱,而李的词则多了一份细腻与忧伤。这种对比不仅展示了不同风格的情感表达,也反映了宋代词人对于人生和爱情的多元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