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秋怀十首》

时间: 2025-05-04 11:46:21

诗句

城外秋荷一半黄,尚余疏柳照回塘。

江南底许风光好,塞雁来时未有霜。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46:21

原文展示:

城外秋荷一半黄,尚余疏柳照回塘。江南底许风光好,塞雁来时未有霜。

白话文翻译:

在城外,秋天的荷花已经有一半变黄,稀疏的柳树映照着回塘的水面。江南的风景究竟是多么美好啊,但北方的雁群飞来时却还没有霜降。

注释:

  • 秋荷:秋季的荷花,象征着秋天的到来。
  • 一半黄:指荷花在秋季的衰败状态,暗示时间的流逝。
  • 疏柳:稀疏的柳树,给人一种孤寂的感觉。
  • 照回塘:柳树的影子映照在水塘上,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 江南:指中国南方,因其风景秀丽而著称。
  • 塞雁:指从北方迁徙而来的大雁。
  • 未有霜:说明秋天来临,但尚未到达霜降的季节,暗示天气的变化和时光的流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元吉(约1070-1130),宋代诗人,字仲明,号翠溪,晚号东篱。韩元吉以其诗风清新脱俗著称,常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秋怀十首》是韩元吉在秋天创作的一组诗,反映了他对秋季的感受和思考。诗中不仅描绘了秋天的自然景色,还蕴含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江南风光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秋”字为引,展现了秋天的特征和诗人内心的感受。首先,诗人在开头描绘了城外的秋荷,荷花在秋季的变化表现出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接着,疏柳的描写为整首诗增添了一种寂寞的氛围,柳树的影子在水面上轻轻摇曳,似乎在诉说着秋天的孤独。第三句“江南底许风光好”则转向对江南美景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那片土地的深情,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对故乡的思念。最后一句“塞雁来时未有霜”则通过北方迁徙的雁群,传达了季节更替的无情与自然的规律,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心中的惆怅与不安。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使读者感受到秋天的美丽与萧索,彰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城外秋荷一半黄:描绘了秋天的荷花,寓意时间的流逝。
  2. 尚余疏柳照回塘:柳树的影子映照在塘中,增添了诗的意境。
  3. 江南底许风光好:表达了对江南美景的向往和赞美。
  4. 塞雁来时未有霜:通过雁群的迁徙,反映季节变化和人生感悟。

修辞手法:

  • 比喻:以“秋荷”象征时间的流逝。
  • 拟人:柳树的影子与水面交融,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前后两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感怀与对江南风光的向往,折射出人生的无常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荷:象征秋天和生命的衰退。
  • 疏柳:代表孤独和思乡之情。
  • 回塘:体现宁静的自然环境。
  • 塞雁:象征迁徙、流动的生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秋荷”指的是什么? A. 秋天的荷花
    B. 夏天的荷花
    C. 冬天的荷花

  2. “江南底许风光好”的意思是: A. 江南的风景很差
    B. 江南的风景很好
    C. 江南没有风景

  3. 诗中提到的“塞雁”是指: A. 从南方来的雁
    B. 从北方迁徙的雁
    C. 常驻在江南的雁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可以将韩元吉的《秋怀十首》与李白的《月下独酌》进行对比。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个人情感,但韩元吉的作品更偏向于生动的自然描写,而李白则更倾向于抒发个人情感,展现了文学风格的差异。

参考资料:

  • 韩元吉诗集
  • 《宋代诗词鉴赏》
  • 《古典诗词解读》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诉衷情•宫怨 诉衷情 其三 旅怀 诉衷情 诉衷情 诉衷情 诉衷情·丁亥岁末和时新先生 诉衷情 诉衷情 诉衷情 其四 诉衷情 其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归遗细君 贪多务得 佳妍 陌结尾的成语 士字旁的字 草蛇灰线 齊字旁的字 生字旁的字 贵耳贱目 儵恥 代际 写景 投辖陈遵 豸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反犬旁的字 扶倾济弱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