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20: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20:59
久住人间岂自期,断砧残角助凄悲。
征行忽入夜来梦,意气尚如年少时。
绝塞但惊天似水,流年不记鬓成丝。
此身死去诗犹在,未必无人粗见知。
长久生活在世间何曾是我所期望的呢?
断裂的砧板和残缺的角音增添了我的凄凉与悲伤。
在征途上,我突然进入了夜晚的梦境,
心中的意气依然如同年轻时那般。
在遥远的边塞,唯有惊叹大自然的壮丽如同滔滔江水,
岁月流逝,鬓发已白却也无暇去计较。
即使我的身躯死去,诗篇依然存在,
未必没有人能粗略地理解它。
“砧”与“角”常用来形容生活的苦涩与悲凉,反映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悟。“绝塞”指边陲之地,象征着孤独与寂寞。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词人,文学家,爱国志士。他一生创作了大量诗词,风格多样,常以豪放、激昂见长。
本诗写于陆游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感慨与对过往岁月的追忆。身为一名爱国者,经历了国家的沧桑与个人的失落,诗中充满了对岁月流逝的无奈与对理想的执着。
《记梦》是陆游晚期的代表作之一,诗中通过对梦境的描写,展现了人生的孤独与无奈。首联以“久住人间岂自期”开篇,表明诗人对人生的思考,流露出一丝对生活的无奈与悲哀。接着以“断砧残角”描绘出生活的残缺,增强了情感的深度。征途中的梦境又让人感受到岁月的流逝,意气依旧如年轻时,显示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后两联则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感受的结合,表达了对生命流逝的惋惜与对理想不灭的执念。“此身死去诗犹在”一句,突显了诗人对创作的重视与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强调了诗的永恒价值。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陆游深厚的文学造诣和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久住人间岂自期:长期生活在人世间,难道是我所期望的吗?
断砧残角助凄悲:断裂的砧板和残缺的角音使我更加悲伤。
征行忽入夜来梦:在旅途中,突然进入夜晚的梦境。
意气尚如年少时:心中意气依然如年轻时那样。
绝塞但惊天似水:在遥远的边塞,唯有惊叹自然的壮丽。
流年不记鬓成丝:岁月流逝,鬓发已白却无暇去计较。
此身死去诗犹在:即使身体死去,诗篇依然存在。
未必无人粗见知:未必没有人能够粗略理解它。
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与对理想的追求,尽管经历了沧桑,但对创作的热爱与坚持依然存在,反映了陆游作为诗人的坚韧与不屈。
诗中提到的“断砧”象征什么?
“此身死去诗犹在”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诗中反复出现的意象是什么?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