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时间: 2025-04-29 21:14:37

诗句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

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

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1:14:37

原文展示:

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作者:陆游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
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
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白话文翻译:

秋天来临,边城传来哀哀的角声,烽火照亮了高台。
悲伤的歌曲在击筑声中响起,我在高处酌酒,感叹此时的悠然兴致。
多情的人,谁能比得上南山的明月,特意在傍晚的云层中显露。
灞桥的烟柳、曲江的池馆,应该是等待着客人来访。

注释:

  • 秋波媚:词牌名,表示柔美如秋水的情感。
  • 边城:指边境的城镇,通常与战争和离别有关。
  • 角声:军号声,象征战事的紧迫和哀伤。
  • 烽火:古代用来传递战争消息的信号,象征动荡不安。
  • 击筑:古人用筑(古一种乐器)演奏,表示悲伤。
  • 酹酒:洒酒祭奠或表达情感。
  • 南山月:南方的山上明亮的月亮,象征思乡和情感的寄托。
  • 灞桥曲江:长安附近的风景名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他一生致力于诗歌创作,作品多反映国家、民族的命运,情感真挚、豪放。陆游的诗歌风格鲜明,常以悲愤之情表达对国家和家族的深刻关怀。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陆游晚年,反映了他对国家沦陷的忧虑与对往昔的怀念。七月十六日晚,作者在高兴亭登高俯瞩长安与南山,正值秋季,四周的景色引发他对时局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陆游的《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以秋季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动荡的忧虑及个人情感的抒发。诗的开头以“秋到边城角声哀”引入,生动描绘了边城的凄凉气氛,角声与烽火交织,仿佛在诉说着战争带来的苦痛。接着,诗人转向自己的情感,借助“悲歌击筑,凭高酹酒”的意象,展现了他在高处独酌的悠然与沉思。这种对比不仅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也让人感受到他对时局的深切关心。

在诗的后半部分,“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友人的思念。南山的明月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情感寄托,既有对故国的思念,也有对亲友的期待。最后一句“应待人来”则恰如其分地表达出诗人渴望与人相聚的情感,形成一种温馨的期待与对未来的希望。

全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与优美的自然景象结合,展现了陆游深刻的思考与丰富的情感,堪称古典诗词中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秋到边城角声哀:描绘了秋天的到来,边城的环境显得格外悲凉,角声传来,象征战争的哀伤。
  2. 烽火照高台:烽火的亮光照耀着高台,暗示着战乱的紧迫与危险。
  3. 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诗人以悲歌为背景,独自在高处酌酒,表达了一种无奈而又悠然的情感。
  4. 多情谁似南山月:南山的明月象征着思乡与深情,诗人感叹多情的人,难以与之相比。
  5. 特地暮云开:特意在暮色中,云层散开,明月显露,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6. 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描绘美丽的自然景象,表明诗人期待友人来访的心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南山的明月比作多情之人,增强情感的生动性。
  • 拟人:赋予自然景象以人的情感,增强诗歌的情感共鸣。
  • 对仗:如“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思乡、感时伤事的主题展开,表现了诗人在历史变迁中的孤独与期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及对未来的希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收获与凋零,寓意时光流逝,人生无常。
  • 角声:象征战争与悲伤,暗示历史的沉重。
  • 烽火:象征战乱与动荡,反映社会的不安。
  • 南山月:象征思乡与情感寄托,代表着美好而遥远的希望。
  • 灞桥烟柳、曲江池馆:自然美景,象征着诗人的故乡与归属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秋波媚》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杜甫
    C. 陆游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烽火”象征什么? A. 和平
    B. 战争
    C. 自然灾害
    D. 人生

  3. “多情谁似南山月”中的“南山月”象征什么? A. 朋友
    B. 思乡与情感
    C. 国家
    D. 自然景色

答案:

  1. C. 陆游
  2. B. 战争
  3. B. 思乡与情感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陆游《秋波媚》与杜甫《月夜忆舍弟》: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过往的感慨,然而陆游更倾向于用秋天的意象表现孤独与忧伤,而杜甫则通过月夜描绘兄弟间的情感。两者在情感基调和意象运用上各具特色,反映了不同的历史背景与个人经历。

参考资料:

  • 《陆游诗集》
  • 《宋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词解读》

相关查询

西溪独泛 送大宝上人归楚山 冬日梅溪送裴方舟宣州 奉酬颜使君真卿见过郭中寺寺无山水之赏…以答焉 安吉崔明甫山院联句一首 康造录事宅送太祝侄之虔吉访兄弟 禅诗 戏题松树 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 山居示灵澈上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緑藻 托国 包含藐的词语有哪些 言字旁的字 两性生殖 心病难医 靑字旁的字 千岁流芳 包含镜的成语 車字旁的字 槐路 飠字旁的字 山字旁的字 寒心酸鼻 了无城府 尤诮 春去秋来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