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2:24: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24:42
凤凰台上忆吹箫 秋夕
作者:吴兰畹 〔清代〕
凉魄孤悬,暗虫低诉,纱笼篆缕空凝。
正鹤寥琴寂,絮语馀温。又是商飙做冷。
声声雁,凄断湘滨。阑干倚,新愁旧梦,付与诗魂。
青青。镜中鬓影,瘦损一丝丝,晕上秋痕。
只药炉茶鼎,静伴寒灯。
多少腻红剩绿,恁耐得风雨朝昏。
晶帘悄,微吟浅醉,莫道酸辛。
在凉爽的夜空下,孤独的月光高悬,低低的虫鸣在耳边诉说着。正当夜空寂静,琴声悠扬,残留的温暖在絮语中回荡。又是秋风萧瑟,带来了寒意。
阵阵雁鸣声,凄凉地断续在湘水边。倚靠在栏杆上,新愁与旧梦交织,倾诉给我这诗的灵魂。
镜中映出我的鬓影,愈发消瘦,透出一丝丝的秋痕。
只有那药炉和茶鼎,静静陪伴着寒冷的灯光。
多少腻红的花瓣,剩下的绿意,如何能忍受风雨的朝夕变幻。
晶帘轻轻垂下,微微吟唱着酒意,莫要说这其中的酸楚与辛劳。
作者介绍:吴兰畹,清代女诗人,因其才情和作品而受到当时文人的推崇。她的作品多以细腻的情感和婉约的风格著称,常常描绘女性的内心世界及其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清代,正值秋季,反映了诗人在秋夕时分的孤独与思索。通过对环境的描绘,表达了对过往的追忆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凤凰台上忆吹箫 秋夕》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思的诗作。全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将秋夕的静谧与诗人的内心情感紧密结合。开篇的“凉魄孤悬”便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使读者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感。“暗虫低诉”则通过细微的声音描绘,增添了夜的静谧与神秘感。
随着诗句的展开,诗人将孤独与思念的情感逐渐深化。尤其是“声声雁,凄断湘滨”,将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融合,诗人通过对秋雁的描绘,表达了对往昔的追忆与对时光流逝的惋惜。
“阑干倚,新愁旧梦,付与诗魂”一语更是点明了诗人的内心挣扎。倚靠在栏杆上,似乎在追忆往昔的欢乐,却又被新愁所困。整首诗在情感上表现出一种深层的忧伤与思索,尤其是最后几句,诗人在静静陪伴灯光的夜晚,思考人生的无常与变幻,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哲学思考。
诗中融合了丰富的意象,如“药炉茶鼎”,象征着静谧的生活与内心的平静,而“腻红剩绿”则隐喻着生命的无常与美好短暂。通过这些意象,吴兰畹巧妙地传达了对时间流逝、人生变化的深刻感受。整首诗在形式上也颇具节奏感,读来如同轻声吟唱,令人回味无穷。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在于对秋天的感怀与人生的思考,表现了对过往的追忆、对孤独的感受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无奈。诗人通过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的结合,展现出一种深层的哲学思考,表现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词测试:
诗中“凉魄”指的是什么?
A. 太阳
B. 月亮
C. 星星
D. 风
“声声雁,凄断湘滨”中“湘滨”指的是哪里?
A. 长江
B. 黄河
C. 湘江
D. 泰山
诗中提到的“晶帘悄”体现了什么样的情感?
A. 热闹
B. 宁静
C. 哀伤
D. 快乐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