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20:17: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20:17:03
《蝜蝂传》 蝜蝂者,善负小虫也。行遇物,辄持取,卬其首负之。背愈重,虽困剧不止也。其背甚涩,物积因不散,卒踬仆不能起。人或怜之,为去其负。苟能行,又持取如故。又好上高,极其力不已,至坠地死。今世之嗜取者,遇货不避,以厚其室,不知为己累也,唯恐其不积。及其怠而踬也,黜弃之,迁徙之,亦以病矣。苟能起,又不艾。日思高其位,大其禄,而贪取滋甚,以近于危坠,观前之死亡,不知戒。虽其形魁然大者也,其名人也,而智则小虫也。亦足哀夫!
蝜蝂是一种善于负担小虫的昆虫。它遇到东西时,总是会把它们用头抬起,背负在身上。随着背负的东西越来越重,尽管很痛苦,它依然不停止负担。由于负担的东西多且沉重,它的背部变得非常僵硬,最终跌倒在地,无法再站起来。有人出于怜悯,去除它的负担。即便如此,它仍然能够继续行走,又会再次去捡起小虫。蝜蝂还喜欢爬到高处,尽管力量已经耗尽,仍然不肯停下,最终跌落而死。如今社会中那些贪图财富的人,遇到财物时不加选择,竭尽所能地去攒积,却不知这其实是在给自己增加负担,他们唯恐财富不够。等到他们疲惫而跌倒时,被人抛弃,甚至迁徙,结果也会因病而死。即便他们能够在跌倒后站起,也不会改变自己的贪婪。每天都想着提升自己的地位,增大自己的收入,而贪欲则愈演愈烈,最终接近于危险的边缘,眼前的死亡教训却无法引起他们的警觉。即使外表魁梧,名声显赫,但智慧却如同小虫一样。真让人感到悲哀!
蝜蝂的负担象征着人们在追求财富和地位时的贪欲,反映了唐代社会对物质追求的批判和对精神生活的思考。
柳宗元,字子厚,号宗元,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他以散文和诗词见长,具有深厚的道德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其作品常常表现出对社会弊端的批判和对人性弱点的深刻洞察。
《蝜蝂传》是在唐代社会物质追求日益膨胀的背景下创作的,作者通过蝜蝂的形象来讽刺那些贪婪无度的人,呼吁人们应当反思自己的行为。
《蝜蝂传》以生动形象的比喻揭示了人类在追求物质财富与地位过程中的盲目与悲哀。蝜蝂这一小生物,因其对小虫的执着追求而不断加重自身负担,最后险象环生,令人不禁为其感到惋惜。诗中通过蝜蝂的故事,反映了人类的贪婪心理以及对财富的无止境追求。柳宗元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蝜蝂的痛苦与挣扎,从而引发对现代人贪婪行为的深思。
整首诗既有对蝜蝂的同情,也有对人类行为的批判。它以蝜蝂的命运为镜,照出社会中那些追名逐利者的苦果。最终,诗歌不仅在描绘自然界的生物习性,更在探讨人类的道德与智慧,发人深省。
诗歌通过蝜蝂的故事,揭示了贪婪的悲剧和对物质追求的反思,呼吁人们应当警惕自己的行为。
蝜蝂主要负担什么?
蝜蝂最终的命运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贪图财富的人被称为?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