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9:38: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9:38:15
空谷有幽兰,取极倚白石。
清晨作奇共,凡卉各跼蹐。
公子偶相值,枝置锦席。
敷荣忽变倅,色不贷一夕。
信知倾国姿,羞任桃李责。
所以富豪儿,睥睨林下客。
空谷中生长着幽兰,恰好依偎在洁白的石头上。
清晨时分,它们显得格外奇特,其他花草都显得卑微。
一位公子偶然经过,将兰枝放在锦绣的席子上。
正当它们盛开的时刻,花色却在一夜之间就失去了光彩。
我相信这兰花的姿态可以倾国倾城,怎能让桃李花来指责?
因此那些富贵的儿郎,总是俯视那些在林下的客人。
作者介绍:陈郁,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作以清新脱俗、情感细腻著称,常描写自然景色与高尚情操。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当时的社会文化繁荣,文人雅士追求个性与独立,追求内心的高洁与外在的华丽,诗人通过幽兰与其它花草的对比,表达了对美与高洁的向往。
《空谷有幽兰》是一首描绘兰花的诗,诗中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兰花的高洁与其他花卉的卑微。开篇提到“空谷有幽兰”,便将读者带入一个清幽的环境,幽兰的生长与白石的相依,给人一种恬静、清新的感觉。接着,诗人以“清晨作奇共”来形容兰花的独特,似乎在晨曦中显得更为娇美。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凡卉各跼蹐”,其他花草的平凡与自卑在此时显露无遗。
在诗的后半部分,公子偶然相遇,显示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美,然而兰花的美丽却在瞬息之间消逝,揭示了美的短暂与易逝。最后,诗人以“信知倾国姿,羞任桃李责”来表达对兰花的赞美,同时也暗含对社会地位与财富的反思,富豪子弟对待平民的态度,显示了社会的阶级差异。
整首诗通过对幽兰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高洁之美的向往,同时也对社会风气的批判,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表达了对高洁之美的向往,以及对社会风气、阶级差异的反思,揭示了美的短暂与世态的炎凉。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兰花生长的环境是哪个?
A. 山谷
B. 平原
C. 河边
D. 城市
填空题:诗中提到“色不贷一夕”,指的是____。
判断题:诗中描绘的兰花与桃李花都是高洁的象征。(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陈郁的《空谷有幽兰》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表现了对美的追求,但陈郁更侧重于自然的清新与高洁,而李清照则更多地表达了个人情感与对往昔的怀念,两者在意境与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
推荐书目: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可以深入理解《空谷有幽兰》这首诗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