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0:44: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44:13
作者: 杨冠卿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娇莺恰恰啼,过水翻回去。
欲共诉芳心,故绕池边树。
人去绮窗闲,弦断秦筝柱。
百啭听新声,总是伤心处。
娇嫩的黄莺轻轻地啼叫,飞过水面又折返回来。
它想与你倾诉心中的情意,所以绕着池边的树飞舞。
人已经离去,绮窗下显得冷清,
琴弦已经断裂,秦筝的柱子也失去了声响。
那百般旋律,只听得新声,却总是令人伤心的地方。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秦筝”一词常用来代指古代的音乐文化,代表一种伤感和哀愁的情感。
作者介绍: 杨冠卿是宋代的词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清新的语言著称,作品多描绘个人情感和自然景物,风格独特。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宋代,时值社会安定、文化繁荣的时期,诗人常以自然景物寄托个人情感,反映了人们对生活与爱情的深刻思考。
这首《生查子》通过描写黄莺的啼鸣,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诗的开头用“娇莺恰恰啼”引入,鸟鸣声的轻柔似乎在诉说着某种情感,而“过水翻回去”则暗示了诗人对往事的回忆与不舍。接下来的“欲共诉芳心”,则揭示了莺鸟的心声,反映出一种渴望交流的情感。
随着诗的深入,诗人描绘了一幅孤寂的画面:“人去绮窗闲”,让人感受到一种空荡与无奈。诗中的“弦断秦筝柱”则借用乐器的意象,形象地表达了失去的痛苦与音乐的断裂,音乐的消逝象征了情感的凋零。最后一句“百啭听新声,总是伤心处”更是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尽管有新声传来,但依然无法掩盖内心的伤痛。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与情感的结合,使得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到深切的情感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黄莺的描写,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与人内心的孤独,反映了情感的复杂性和对往事的追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娇莺恰恰啼”中的“娇莺”指的是哪种鸟?
“弦断秦筝柱”中的“秦筝”象征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两者都描绘了孤独与情感的主题,但李清照更侧重于女性的细腻情感,而杨冠卿则通过自然的描写展现内心的孤独与伤感。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