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3:07: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07:29
知郡郑公挽诗
李弥逊
拾芥声名早岁驰,
白头有蕴未全施。
向来茂草无留讼,
是处甘棠有去思。
才术旧闻优少赣,
交游剩欲赖当时。
谁知沱水歌来暮,
翻作西城薤露诗。
这首诗是为了悼念郑公而作。早年间,他的声名如拾起的草芥般飞扬,然而到了白头之年,他的才华仍未得到完全的施展。往日茂盛的草木里没有留下争讼,而这里的甘棠树则充满了离别的思绪。关于他的才华和声望曾经流传,但交游之中只希望能依赖那个当时的美好时光。谁能料到,沱水的歌声在暮色中响起,最终却化作了西城的薤露诗。
作者介绍:李弥逊,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诗风清新,常以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故为题材,关注社会生活。 创作背景:此诗是为郑公所作的挽诗,表达了对其早逝的哀悼与怀念,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人才的珍视与惜别。
这首挽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触,传达了作者对郑公的深切怀念。开头几句通过“拾芥”与“白头”的对比,展现了郑公早年的风光与晚年的遗憾,体现了“未全施”的无奈与悲哀。接着,诗中提到的“茂草无留讼”与“甘棠有去思”,不仅描绘了自然的宁静,更暗寓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与留恋。最后一句“翻作西城薤露诗”,则用沱水的歌声与薤露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忧伤的氛围,似乎在诉说着对郑公的无尽思念与惋惜。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流露出一种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思念,表达了对逝去人生的感慨,以及对一位才华横溢却未能尽展所长之人的深切怀念,反映了对世事无常的哲理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拾芥”象征什么?
A. 轻松的成功
B. 难以忘怀的记忆
C. 争讼的烦恼
“白头有蕴未全施”中的“未全施”是指什么?
A. 才华没有得到施展
B. 年龄的增长
C. 生活的艰难
“沱水歌来暮”中的“沱水”象征着什么?
A. 自然景物
B. 乡愁与思念
C. 诗人的友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杜甫的《赠花卿》中也有对逝去的怀念,但更侧重于对友情与人生的感慨;而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则在怀古中体现了对过往英雄的赞美与惋惜。两者在情感表达与意象构建上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