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8:01: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8:01:19
作者: 李弥逊 〔宋代〕
剥啄谁氏子,清晨过寒院。
瞭然双瞳光,偶坐肆雄辨。
自言同川裔,世列金闺彦。
声名重青钱,文字妙黄绢。
插架三万轴,撑肠一千卷。
八十照明光,好语动天眷。
遗芳落诸孙,往往嗜经传。
我独基悲辛,敢负籯金彦。
藏刀十九年,收霸在一战。
犹纡从事衫,局促类秋燕。
翻思访梅福,不待买阳羡。
铿锵七言赠,字字经锻炼。
爱这忍去手,喁噞日千转。
黄钟未雷鸣,羞比斧与甗。
璠玙入磨琢,会作清庙献。
待价古或然,毁椟圣所唁。
明良罗隽英,不命速邦传。
胡为有遐心,胜起林壑恋。
青冥阊阖开,駃足谢毁援。
愿持北阙书,自效唐衢荐。
这首诗表达了对王教授的赞美与敬意。诗的开头提到,一个清晨的寒院中,谁的儿子在啄食,诗人用眼睛的光辉描绘了王教授的智慧与才华。他自称与王教授同为江河之裔,都是出自显赫世家的人物。王教授声名显赫,文章优美,诗人提到他身后有三万卷书籍和上千卷的作品。年过八十的他,依然光芒四射,言辞动人,受到天的眷顾。虽然他留下的美名会为后代所传颂,但诗人却感到悲伤,觉得自己不能与王教授相提并论。经过十九年的沉淀,诗人依然在为自己的事业而奋斗,像秋燕一样局促。诗人也在思考追寻梅福的机会,而不是简单地买下阳羡的美景。每一句话都经过反复的打磨,字字都显得铿锵有力。尽管心中有不舍,但时间如流水,无法阻挡。诗人羞愧于自己与王教授的差距,渴望能像璠玙一样被磨砺,最终为清庙献上自己的作品。对古代的价值得失有些迷茫,面对毁坏的圣所感到惋惜。王教授的才华让人敬仰,诗人希望自己的书能被举荐,如同唐朝的高人。
作者介绍: 李弥逊,生于宋代,诗人、文学家,以其作品精炼而富有哲理闻名,常表现对人生的思考与对友人的敬重。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李弥逊对王教授的敬仰之情中写成,表达了对其才华的崇敬,以及自己在与之相比时的谦卑与不安。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将作者对王教授的崇敬与自我反思结合起来。诗中反复提及书籍的数量与才华的光辉,显示出王教授的卓越地位与影响力。同时,诗人也将自己的努力与成就与王教授进行比较,表现出对自身才华的自省和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语言优美,节奏铿锵有力,表现出诗人对文学的热爱与对友人的真挚情感,使得整首诗在抒情中蕴含哲理,值得细细品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王教授的崇敬与赞美,同时表达了作者对自身成就的反思与渴望进步的心情。整首诗不仅仅是对友人的送别,更是对生命、才华与传承的深刻思考。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藏刀十九年”所表达的含义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