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4:24: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4:24:53
玉漏迟 壬辰围城中,有怀淅江别业
作者: 元好问
淅江归路杳。西南仰羡,投林高鸟。升斗微官,世累苦相萦绕。不入麒麟画里,又不与巢由同调。时自笑。虚名负我,平生吟啸。扰扰马足车尘,被岁月无情,暗消年少。钟鼎山林,一事几时曾了。四壁秋虫夜语,更一点残灯斜照。青镜晓。白发又添多少。
归淅江的路途渺茫。望着西南的山水,我羡慕那些飞翔在高林中的鸟儿。作为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官,生活的苦闷总是缠绕着我。我既不如麒麟图中那样显赫,也不与巢由的高洁相提并论。偶尔我会自嘲,虚名让我背负,平生只会吟诗啸歌。车马的喧嚣,让我在岁月无情中渐渐消逝了年轻的时光。钟鸣鼎食的山林,几时才能了结一件事呢?四壁的秋虫在夜里低语,只有一盏残灯斜照着。清晨的镜子前,我的白发又添了多少。
作者介绍: 元好问(1190年-1257年),字子敬,号天锡,元代诗人、词人。他一生经历了南宋灭亡、元朝建立的动荡时期,作品常表现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现实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元朝,作者身处围城之中,感受到战争带来的苦痛与无奈,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
元好问的《玉漏迟》通过对比与自省,表现了诗人对世事的无奈与对人生的思考。诗中开篇便以“淅江归路杳”引出对故乡的思念,展现出一种渺茫与孤独的情感。接着,诗人以“升斗微官”表达自己在仕途上的失意,生活的苦累无时不在,缠绕着自己,形成了一种对生活的深刻反思。
诗中“虚名负我,平生吟啸”展现了对名利的淡漠,诗人似乎在自嘲,认为自己追求的虚名并没有带来真正的快乐与满足。这种情感在“岁月无情,暗消年少”中更是被放大,随着时间的流逝,青春与理想正一点点被磨灭。
最后,诗人以“青镜晓”结束,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白发的增添不仅是岁月的残酷,也是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出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故乡的眷恋,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个人经历的反思,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对人生无常的感叹,以及对名利的淡然态度,传达出一种忧伤而又深邃的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升斗微官”指的是什么?
诗人对虚名的态度是怎样的?
“青镜晓”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