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31: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31:29
铜虬咽清昼,骤雨鸣溅溅。
揽衣循广墀,寂照生寒烟。
乍疑玉女箭,当窗逞骈阗。
旋讶鲛妾珠,入掌争蝉联。
因风倏变现,幻影相夤缘。
我闻香海潮回一弹指,
三山浮动惊顽仙。
以无明故作水观,
画空得界成中边。
本来无受讵有触,
物间之物圆间圆。
针锋粟颗绝思议,
印可未得知闻悬。
妙手烦公碎虚白,
覆杯涤尽坳堂砖。
晶帘高轴玉壶净,
照座但有真如篇。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静的夏日画面,铜色的虬龙在阳光下微微咽鸣,突如其来的雨声在窗外响起。诗人披上衣服,沿着宽阔的台阶走,寂静的光辉中升起了寒冷的烟雾。忽然让人想到玉女的箭矢,从窗前飞射而过。接着又惊讶于鲛人所织的珠帘,掌中争相向我展现。随着风的变化,幻影在眼前交织。我听说香海的潮水回转,轻轻一弹指,三山浮动,惊动了那些顽皮的仙人。因为无明而构建的水观,画出空灵的界限,形成了中间的边缘。其实本无所谓的触碰,物与物之间都是圆满的。针锋和粟粒的思维都无法达到,印象也未曾得知便悬而未决。巧妙的手法使人破碎了虚无的白色,杯子翻覆,洗尽了凹堂的砖石。晶亮的帘子高高悬挂,洁净的玉壶映照,座上唯有真如的篇章。
刘纶(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擅长古诗词,作品风格多变,常涵盖自然景观与哲理思考。
该诗作于清代,正值文人对自然风光与内心哲思的追求与探索,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浮沤篇同宗室塞晓亭阁学赋》是刘纶的一首杰出作品。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自然与人生哲理的交融。诗的开头以“铜虬咽清昼”引入,浓厚的色彩和声音的描绘,立刻营造出一种清晨宁静的氛围。接下来的“骤雨鸣溅溅”则打破了这种寂静,象征着生活中的变幻莫测。
诗人通过对雨的描写,以及随之而来的寒烟,进一步抒发了内心的孤寂与思索。同时,“乍疑玉女箭”与“旋讶鲛妾珠”的意象交替,突显了诗人对美与幻想的追求。在这过程中,诗人不断反思自我存在与外界事物的关系,揭示了深刻的哲学思考。
整首诗意象丰富,修辞手法多样,如比喻、拟人、对仗等手法的运用,使得诗的节奏感与情感更为鲜明。最后的“照座但有真如篇”更是直接引向哲理的深邃,象征着诗人对真实与虚幻的最终领悟,展现了他对生命的思索与追求。
整首诗探索了自然与人心的关系,揭示了生命的无常与哲理的深邃。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思考,表达了对真实与虚幻的追求。
这首诗的作者是哪位?
a) 李白
b) 杜甫
c) 刘纶
d) 白居易
诗中“铜虬咽清昼”中的“铜虬”指什么?
a) 一种鱼
b) 一种龙
c) 一种鸟
d) 一种植物
诗中提到的“鲛妾珠”象征什么?
a) 财富
b) 美好与幻想
c) 哀愁
d) 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