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9:39: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9:39:38
喜迁莺(代人吊西湖歌者)
作者:高观国 〔宋代〕
歌音凄怨。是几度诉春,春都不管。
感绿惊红,颦烟啼月,长是为春消黯。
玉骨瘦无一把,粉泪愁多千点。
可怜损,任尘侵粉蠹,舞裙歌扇。
转盼。尘梦断。
峡里云归,空想春风面。
燕子楼空,玉台妆冷,湖外翠峰眉浅。
绮陌断魂名在,宝箧返魂香远。
此情苦,问落花流水,何时重见。
这首词的旋律凄婉而哀怨,仿佛在诉说着无数次向春天诉说的情感,却始终没有得到回应。
看到绿柳红花,心中却感到惊惧;在烟雾中皱眉,月下轻声啼哭,长久以来只为春天的消逝而感到忧伤。
她的身姿如玉般纤细,泪水如粉般流淌,愁苦无比。
可怜的是,她的妆容已经被尘埃侵蚀,舞裙和歌扇也失去了光彩。
转眼间,尘世的梦已破灭。
峡谷中的云彩飘回,空想着春风的面容。
燕子飞回的楼阁空空荡荡,玉台上的妆容显得冷淡,湖外的翠峰仿佛眉头轻蹙。
绮丽的街道上,断魂的名声犹在,宝箱中返魂的香气却已远去。
这份愁苦,问那落花流水,何时才能再重见呢?
作者介绍:高观国,宋代诗人,擅长词作,其词风多表现细腻的情感和自然景色。
创作背景:此词可能是为了悼念在西湖歌唱的某位歌者,表达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惋惜。
《喜迁莺》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诗人通过对春天的诉说,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流逝的深切怀念。全词以“歌音凄怨”开篇,便引入了悲伤的基调。诗中描绘的景象,绿柳红花、月下啼哭,都是对春天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渴望,然而“春都不管”的无奈,使得这种情感更加沉重。
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女子的娇弱,玉骨瘦、粉泪愁多,生动传达出一种柔弱而无助的形象,显示了对爱情或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失落。
后半部分,诗人提到“峡里云归”,表现出一种对未来的渴望与无奈,燕子楼空、玉台妆冷,似乎在暗示着美好的时光一去不复返。最后以“问落花流水,何时重见”结尾,既是对美好时光的感叹,也是对未来的无尽期盼,整首词如同一场梦,令人感到惆怅与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对春天的追忆,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流逝的感慨与对未来的渴望,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与深刻的思考。
诗词测试
“歌音凄怨”的意思是:
A. 歌声轻快
B. 歌声悲伤
C. 歌声悠扬
D. 歌声嘹亮
诗中提到的“几度诉春,春都不管”反映了怎样的情感?
A. 欢快
B. 无奈
C. 希望
D. 愤怒
“此情苦,问落花流水,何时重见”中“重见”指的是:
A. 再次见到春天
B. 恢复美好时光
C. 见到歌者
D. 见到朋友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过往美好的怀念,展现出女子的柔情与思念。两首词在情感上交相辉映,都是对失去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