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8:44: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8:44:29
春寒二首
东皇太乙漫行春,无赖封姨未霁嗔。
薄酒不红皱靴面,湿薪难直曲钩身。
埋腰健羡单传者,堕指深惭远戌人。
莫笑布衾如铁冷,也胜去傍相君茵。
春天的寒意依旧笼罩,东皇的春光漫然而至,但封姨的愁苦之情却未散去。
薄酒喝得不红,脸上的皱纹和靴子上沾着泥水;湿润的柴薪使得钩子难以直立,身体也难以弯曲。
埋头于世的人,羡慕那些能单独传承的人;而我却因为远离戌地而感到深深的羞愧。
不要笑我这薄布的被子像铁一样冰冷,虽如此,也胜过去依偎在君王的软榻之上。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次山,号天池,晚号景山,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刘克庄生于士族家庭,因其卓越的诗才而声名显赫。他的诗风以豪放、奔放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色与人生感悟。
《春寒二首》创作于春季的寒冷时节,诗人借此诗表达了对春天未至的感叹,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友情与亲情的渴望。
《春寒二首》描绘了春寒时节的孤寂与思索,字里行间透露出对温暖与人情的渴望。诗的开头通过“东皇太乙漫行春”表现了春神的到来,但紧接着“无赖封姨未霁嗔”则展现了春天的寒意未散,给人一种期待与失落的交织感。至此,诗人以对薄酒的形象描绘,传达出一种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无奈,湿润的柴薪与皱褶的靴子象征着生活的艰辛与不如意。
随着诗意的发展,诗人转向了人际关系的思考,埋头于世的人羡慕那些能够独自传承的人,而自己远离故乡却感到羞愧,这种情感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与惆怅。最后一句“不笑布衾如铁冷,也胜去傍相君茵”反映了即便生活贫寒,孤独寒冷,也胜过依附于权贵之人,展示了诗人对自由与尊严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春寒的描绘,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感慨与思索,体现了对人际关系的渴望和对自由尊严的追求,传达出一种沉郁而又有希望的情感基调。
东皇太乙指的是什么?
A. 诗人
B. 春天的神灵
C. 冬天的神灵
“薄酒不红皱靴面”中的“皱靴面”指的是什么?
A. 面孔的皱纹
B. 靴子的表面
C. 酒的颜色
诗中提到的“远戌人”有什么含义?
A. 远道而来的朋友
B. 远离故乡的人
C. 旅行者
比较刘克庄的《春寒二首》与杜甫的《春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