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2:34: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2:34:29
正月二十八日峡外见鷰子二首
作者: 杨万里 〔宋代〕
社日今年定几时,元霄过了鷰先归。
一双贴水娇无奈,不肯平飞故仄飞。
今年的社日(祭社神的日子)定在何时呢?元宵节过后,燕子已经先回来了。
一对贴在水面上的娇嫩燕子无可奈何,不愿意平稳飞翔,偏偏选择了斜飞。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典故,但“鷰子”作为春天的象征,常常出现在古代诗词中,寓意生机和希望。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具有强烈的生活气息。
本诗创作于正月二十八,正值春回大地之时。诗人通过观察燕子的归来,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和对自然生机的赞美。
《正月二十八日峡外见鷰子二首》是杨万里描写春天到来的作品之一。诗中通过燕子的归来,寓意春天的临近,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和自然的热爱。首句提到社日,暗示着农历重要的节日,给人以时序感,接着提到元宵节过后燕子已先归,显示出春的气息已经显现。
第二句“一双贴水娇无奈”,形象地描绘了燕子在水面低飞的情景,表现出燕子在春天中的娇弱与美丽。“不肯平飞故仄飞”则传递了燕子的一种犹豫与无奈,或许是对春天的期待与忧虑。这种情感的表达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温暖与生机,同时又夹杂着一种对未来的若有所思,耐人寻味。
整首诗在形式上运用了对仗工整的句式,语言简练而生动,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通过燕子的形象,诗人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也折射出了人们对春天的向往与期待,深刻而富有情感。
整首诗通过燕子的归来,传达了春天到来的喜悦,同时也反映了对生命的思考与对未来的期待,展现了自然与人情的和谐美。
“社日”指的是什么?
燕子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不肯平飞故仄飞”中“仄飞”是什么意思?
与同样描写春天的杜甫《春望》相比,杨万里的《正月二十八日峡外见鷰子二首》更侧重于细腻的自然描绘,而杜甫则关注国家的动荡与人民的苦难,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