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9:34: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9:34:35
望江南 其二 同周长卿、焦不害咏所见
作者: 俞彦 〔明代〕
寻去路,小径竹林边。
却似武陵踪自杳,
还如雒浦梦相牵。
空来拾翠钿。
这首诗描绘了寻觅小路的情景,诗人走在竹林边的小径上,感觉自己仿佛走到了武陵的隐秘之地,恍若在梦中游荡,梦中与雒浦的美景相连。最后,诗人空手而来,却只能归来捡拾那零落的翠钿(即绿宝石),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寻与遗憾。
作者介绍:俞彦,明代诗人,因其诗歌多描绘自然风光和人情世态,受到后人喜爱。他的作品多与友人吟咏,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是在与友人游览时写成,借景抒情,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热爱。
《望江南 其二》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寻觅的旅程。开篇“寻去路,小径竹林边”直接引入,展现了一个宁静的自然环境。竹林小径在这里不仅是物理空间的描写,更是心灵归宿的象征。接下来的“却似武陵踪自杳”,则将这种宁静与世外桃源的理想联系在一起,暗示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诗中的“雒浦梦”更是将梦境与现实交织,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心境,诗人似乎在追逐着那些美好的回忆与幻想。
最后的“空来拾翠钿”则是对理想与现实的反思,尽管诗人经历了美丽的旅程,但最终却只能空手而归,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无法实现的遗憾。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理想生活的热爱,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又揭示了现实的无奈与失落,具有深刻的哲理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武陵”象征什么?
“空来拾翠钿”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