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望江南 其二 同周长卿、焦不害咏所见》

时间: 2025-05-01 19:34:35

诗句

寻去路,小径竹林边。

却似武陵踪自杳,还如雒浦梦相牵。

空来拾翠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9:34:35

原文展示

望江南 其二 同周长卿、焦不害咏所见
作者: 俞彦 〔明代〕

寻去路,小径竹林边。
却似武陵踪自杳,
还如雒浦梦相牵。
空来拾翠钿。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寻觅小路的情景,诗人走在竹林边的小径上,感觉自己仿佛走到了武陵的隐秘之地,恍若在梦中游荡,梦中与雒浦的美景相连。最后,诗人空手而来,却只能归来捡拾那零落的翠钿(即绿宝石),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寻与遗憾。

注释

  • 寻去路:寻找回去的路。
  • 小径:小路。
  • 竹林边:指竹林的边缘。
  • 武陵:传说中的桃花源,象征着世外桃源、理想的生活。
  • 雒浦:古地名,常与美丽的景色联系在一起。
  • 拾翠钿:拾取翠绿色的装饰品,这里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追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俞彦,明代诗人,因其诗歌多描绘自然风光和人情世态,受到后人喜爱。他的作品多与友人吟咏,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是在与友人游览时写成,借景抒情,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热爱。

诗歌鉴赏

《望江南 其二》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寻觅的旅程。开篇“寻去路,小径竹林边”直接引入,展现了一个宁静的自然环境。竹林小径在这里不仅是物理空间的描写,更是心灵归宿的象征。接下来的“却似武陵踪自杳”,则将这种宁静与世外桃源的理想联系在一起,暗示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诗中的“雒浦梦”更是将梦境与现实交织,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心境,诗人似乎在追逐着那些美好的回忆与幻想。

最后的“空来拾翠钿”则是对理想与现实的反思,尽管诗人经历了美丽的旅程,但最终却只能空手而归,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无法实现的遗憾。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理想生活的热爱,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寻去路,小径竹林边:诗人走在小路上,描绘了宁静的环境。
  2. 却似武陵踪自杳:暗示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武陵是桃花源的象征。
  3. 还如雒浦梦相牵:将梦境与现实相结合,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思念。
  4. 空来拾翠钿: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和最终的失落。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武陵与理想生活联系起来,增强了对理想的渴望。
  • 对仗:如“寻去路,小径竹林边”,增添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翠钿象征着美好的事物,体现了追求与失落的主题。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又揭示了现实的无奈与失落,具有深刻的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小径:象征人生的道路与选择。
  • 竹林:代表自然的清新与宁静。
  • 武陵:象征理想的世外桃源。
  • 雒浦:描绘美好的梦境。
  • 翠钿:象征追求的美好事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武陵”象征什么?

    • A. 现实生活
    • B. 理想的世外桃源
    • C. 诗人的朋友
    • D. 一种植物
  2. “空来拾翠钿”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满足
    • B. 失落与遗憾
    • C. 欢喜
    • D. 愤怒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月下独酌》:同样展现了自然与人心的交融,但更多的是孤独的情感。
  • 《山居秋暝》:与《望江南 其二》有相似的自然描写,但强调的是宁静的境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人集》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与符号》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过鼓鸣林小雨二首 寄题程元成纷事山居三咏·秀野堂 平贼班师明发潮州 罢丞零陵忽病伤寒,谒医两旬,如负担者日远 归途轿中读参寥诗 德寿宫庆寿口号十篇 四月二日进士唱名,以省试官待罪。殿庐遇林 和吴盐丞雪中湖上访梅四首 龟峰 披仙阁上观酴醾二首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若隐若现 啸傲风月 彑字旁的字 行笠 廾字旁的字 行幸 挣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穴宝盖的字 梦结尾的成语 避君三舍 捽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丝糕 包含哑的成语 蛇委 徐娘半老 四点底的字 犬马之齿 拉开 涎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爻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