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次韵吉老十小诗》

时间: 2025-07-28 16:22:46

诗句

万木霜摇落,山呈斧凿痕。

痴蝇思附尾,警鹤畏乘轩。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16:22:46

原文展示:

万木霜摇落,山呈斧凿痕。
痴蝇思附尾,警鹤畏乘轩。

白话文翻译:

万树在霜风中摇落,山上留下了斧头凿出的痕迹。
痴迷的苍蝇想要依附在尾巴上,警觉的鹤则害怕乘坐高车。

注释:

  • 万木:指成千上万的树木。
  • :指寒冷的霜气,通常在秋冬季节出现。
  • 摇落:摇动后掉落,形容树叶或果实在风中飘落的状态。
  • 斧凿痕:形容山体被人类砍伐和凿刻的痕迹。
  • 痴蝇:这里形容一种愚蠢的苍蝇,可能指不知自量。
  • 附尾:依附在尾巴上,表达一种不理智的追随。
  • 警鹤:指警觉的鹤,象征聪明和警惕。
  • 乘轩:乘坐高车,象征一种高贵的生活方式。

典故解析:

这首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警鹤”可能暗指古代文人对高洁生活的向往。苍蝇和鹤的对比,似乎在揭示人们对于不同生活态度和处世哲学的思考。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宋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他是苏轼的好友,擅长诗词,尤其以豪放、清新著称。
  •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黄庭坚晚年,反映了他对自然的观察,以及对人情世故的感悟,尤其是对人类行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次韵吉老十小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秋冬季节的自然景象,表现了对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关系的深思。开篇“万木霜摇落”展现了大自然的萧瑟与苍凉,给人一种冷清的感觉。接着“山呈斧凿痕”则引出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影响,斧头的痕迹不仅是对人类破坏行为的控诉,也反映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矛盾。

下半部分,诗人用“痴蝇思附尾”与“警鹤畏乘轩”的对比,描绘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生存态度。痴蝇的愚蠢和盲目追随象征了世间一些人的无知和随波逐流,而警鹤的警觉与高贵则代表了人们追求高尚理想的向往与努力。整首诗在自然景象与人类行为的交织中,展现出一种深邃的哲理思考,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万木霜摇落”:描绘秋冬季节,树木在寒霜中摇曳,暗示时光流逝与自然的变化。
    • “山呈斧凿痕”:山体上留下的斧痕象征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引发对生态平衡的思考。
    • “痴蝇思附尾”:苍蝇的愚蠢象征某些人对世俗的盲目追随。
    • “警鹤畏乘轩”:警觉的鹤则象征智慧与高洁,表达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苍蝇与鹤作为人类不同生存态度的象征,形成鲜明对比。
    • 对仗:整首诗在形式上对称,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对自然环境的关注与对人类行为的反思,强调了智慧与愚蠢的对比,呼唤人们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 万木:象征自然的广阔与生命的繁盛。
  • :象征寒冷与凋零,暗示时光的无情。
  • 斧凿痕:象征人类对自然的侵害与破坏。
  • 痴蝇与警鹤:分别象征愚蠢与聪慧,暗示不同的生活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万木”指的是什么? A. 一万棵树
    B. 成千上万的树木
    C. 只有几棵树

  2. “警鹤畏乘轩”中的“警鹤”象征什么? A. 愚蠢
    B. 聪明与警觉
    C. 平凡

  3. 本诗的主题思想主要是? A. 自然的美
    B. 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C. 诗人的个人感受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夜泊牛津》:描写自然景象与人情世故。
    • 王维的《鹿柴》:对自然与人的思考。
  • 诗词对比

    • 比较黄庭坚的《次韵吉老十小诗》和王维的《鹿柴》,两者都展现了自然景色,但黄庭坚更加强调人类行为的影响,而王维则表现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境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黄庭坚诗文集》

相关查询

安公子 安公子 为吴湖帆题文待诏长门望幸图 安公子 安公子 客兖州过鲁相故署,追哭先大父忠悯公 安公子 安公子 赋烛泪 安公子 安公子 安公子 苏沪道中,用袁去华韵作 侧犯 杨秋屏舅偕饮芙蓉庵,用周清真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黄字旁的字 壶中天地 一尺水,百丈波 化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立身处世 金字旁的字 干字旁的字 欲令智昏 扈带 滋闹 魚字旁的字 乡里夫妻 鸾旃 包含箱的成语 窜结尾的成语 尽开头的成语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 洋房 脉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雨字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