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解瞌睡颂》

时间: 2025-04-29 00:42:42

诗句

文殊吐酒卧,观音被杻械。

普贤盗铸钱,释迦扇炉韝。

范上座杀牛,黄鲁直害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0:42:42

解瞌睡颂

原文展示:

文殊吐酒卧,观音被杻械。普贤盗铸钱,释迦扇炉韝。范上座杀牛,黄鲁直害癞。


白话文翻译:

文殊菩萨在醉酒中安卧,观音菩萨却受到束缚。普贤菩萨偷偷铸造钱币,释迦牟尼则用扇子来驱赶炉火。范上座(指禅宗高僧范缜)杀牛,黄鲁直则对于癞病人非常残忍。


注释:

  • 文殊:文殊菩萨,智慧的象征。
  • 观音:观音菩萨,慈悲的象征。
  • 普贤:普贤菩萨,代表实践和理想。
  • 释迦:释迦牟尼,佛教创始人。
  • 范上座:指的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禅宗高僧。
  • 黄鲁直:指的是黄鲁直,一位以严厉著称的人物。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文殊、观音、普贤和释迦都是佛教中的重要人物,象征着智慧、慈悲和理想的实现。范上座和黄鲁直则是历史人物,分别代表禅宗思想和对待他人的态度。诗的内容通过这些角色的行为,表达了对于社会现象和人性冷漠的批评。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北宋时期的著名书法家、诗人和文人。他的诗风细腻、清丽,以情感真挚和意境深远著称。

创作背景:

《解瞌睡颂》作于黄庭坚晚年,或许受其当时社会环境和对佛教文化的思考影响,表达了对人们生活状态的反思和对人性状态的关注。


诗歌鉴赏:

《解瞌睡颂》以其独特的视角和讽刺的笔调,展现了黄庭坚对佛教人物及其行为的深刻思考。诗中通过对文殊、观音、普贤等菩萨的描绘,表现出了一种对宗教圣者形象的颠覆。诗人以“瞌睡”作为核心意象,暗喻了人们在精神上和道德上的麻木。

文殊的醉酒、观音的被束缚,普贤的盗铸和释迦的驱火,构成了一幅荒谬的画面。每个角色的行为都在传达一种对佛教教义的反思,显示出诗人对于理想和现实之间的矛盾的深刻洞察。

整首诗不仅在内容上具有讽刺性,更在形式上展现了黄庭坚的艺术才华。通过简练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诗人成功地传达了对人性冷漠的批判,以及对理想的无奈和呐喊。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文殊吐酒卧:文殊菩萨醉酒而卧,暗指智慧的迷失。
  2. 观音被杻械:观音遭到束缚,象征慈悲的无奈与困境。
  3. 普贤盗铸钱:普贤菩萨铸造钱币,表现出对物质的贪婪和对理想的背叛。
  4. 释迦扇炉韝:释迦用扇子驱赶炉火,象征对现实的无力和对理想的无奈。
  5. 范上座杀牛:范上座的行为冷酷,反映对生命的漠视。
  6. 黄鲁直害癞:黄鲁直对待癞病人表现出的残忍,揭示人性中的冷酷。

修辞手法:

  • 对仗:诗句的布局工整,形成对比,使得每一对角色的行为形成鲜明对照。
  • 讽刺:通过对佛教人物的描写,讽刺了现实中的伪善和人性的冷漠。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反映佛教人物的种种行为,揭示了人性中的麻木和对理想的背离,表现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批判与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醉酒:象征智慧的迷失。
  • 束缚:象征对理想的压制。
  • 铸钱:代表物质的贪婪。
  • 扇子:象征对现实的无力。
  • 杀牛:象征对生命的漠视。
  • 癞病人:象征社会的弱势群体。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文殊菩萨在诗中表现出怎样的状态? A. 醒悟 B. 醉酒 C. 忙碌

  2. 观音在诗中遭受了怎样的对待? A. 被尊敬 B. 被束缚 C. 被遗忘

  3. 诗中的“盗铸钱”象征什么? A. 贪婪 B. 慈悲 C. 智慧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题临安邸》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黄庭坚与苏轼的作品都表现了对现实的反思,但黄庭坚更侧重于对人性冷漠的批判,而苏轼则更多表现出对人生的豁达与乐观。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反映出不同的社会关注点和情感倾向。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相关查询

赋得临池柳 咏小山 咏烛二首 其二 咏烛二首 其一 秋日二首 其二 秋日 临洛水 赐魏徵诗 辽东山夜临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孳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胸的词语有哪些 人心惟危 矢字旁的字 口字旁的字 泰然处之 尸字头的字 卜字旁的字 溃冒冲突 兴妖作怪 米制 无德而称 页字旁的字 攻瑕索垢 竿木逢场 弃邪归正 包含谦的词语有哪些 无据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