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46: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46:08
减字木兰花
作者:朱敦儒
挼花弄扇。碧斗遥山眉黛晚。
白玉阑干。倚遍春风翠袖寒。
难寻可见。何似一双青翅燕。
人瘦春残。芳草连云日下山。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的美景,诗人挼花弄扇,感受着春风的温暖,远处的山如黛眉一般,显得格外迷人。诗人倚靠在白玉阑干上,春风拂面,翠袖轻寒,心中感到一丝淡淡的凉意。虽然眼前的春景美丽却难以寻觅,何不比作那一对青翅燕?人虽消瘦,春天即将逝去,芳草随着连绵的云朵,夕阳缓缓落下山头。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朱敦儒,字子华,号曜山,宋代词人,擅长词作,他的作品多描绘春景和爱情,情感细腻,风格清新。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春天,诗人通过描绘春景,寄托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逝去爱情的感伤,反映了当时文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
《减字木兰花》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前两句“挼花弄扇”和“碧斗遥山眉黛晚”,描绘出诗人在春日午后,手捧花扇,悠然自得的闲适情景。阳光洒在远山上,山色如黛,勾勒出一幅温柔的春景。接下来的“白玉阑干,倚遍春风翠袖寒”,则表现出诗人倚靠在白玉栏杆上,感受到春风的轻拂,尽管春日迷人,心中却隐隐透出一丝寒意,暗示着内心的孤独与惆怅。诗的后半部分“难寻可见,何似一双青翅燕”表明了诗人对春景的向往与对自由的渴望,燕子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爱情的纯真。最后“人瘦春残,芳草连云日下山”则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春天即将结束,诗人感受到生命的短暂与无常,仿佛芳草也在随云彩消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景,表达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逝去爱情的惋惜,体现了生命的短暂与脆弱,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和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白玉阑干”指的是什么?
A. 栏杆
B. 亭子
C. 窗户
D. 门
诗中描述的春天有什么特征?
A. 寒冷
B. 暖和
C. 干燥
D. 暴雨
诗的最后一句“芳草连云日下山”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期待
B. 感慨
C. 喜悦
D. 无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