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3:24: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3:24:49
鹧鸪天·西都作
作者: 朱敦儒 〔宋代〕
我是清都山水郎,
天教分付与疏狂。
曾批给雨支风券,
累上留云借月章。
诗万首,酒千觞。
几曾着眼看侯王?
玉楼金阙慵归去,
且插梅花醉洛阳。
我是一位来自清都的山水诗人,
上天让我与这份洒脱的性情相伴。
曾经得以借助雨水的恩惠和风的力量,
在云中留下诗句,借着月光抒写篇章。
写了无数的诗,喝了无数的酒。
我几乎没有正眼看过那些侯王。
那金碧辉煌的楼阁我懒得归去,
不如在洛阳插上梅花,醉倒在这美景之中。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朱敦儒,宋代诗人,因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受到后人喜爱。他的作品往往流露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热爱,以山水诗最为人知。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社会动乱,士人心态复杂,诗人通过咏叹自然与自由,表达对权贵生活的漠视和对自由洒脱生活的向往。
朱敦儒的《鹧鸪天·西都作》是一首典型的山水田园诗,诗中呈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权贵世界的淡漠。开篇便以“清都山水郎”自称,显示出他与自然的亲密关系,而“天教分付与疏狂”则强调了他天性洒脱的个性。在诗中,诗人通过“曾批给雨支风券”的意象,表现了他在创作中与自然的互动,表达了诗人与自然元素的和谐共生。
接下来的“诗万首,酒千觞”显示了他在创作与饮酒中所获得的快乐,反映出他对生活的洒脱态度。而“几曾着眼看侯王”则流露出他对权贵生活的轻视,表达了对名利的无所谓态度。最后两句“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则将诗人对洛阳美景的向往与对权贵生活的拒绝结合在一起,展现出一种洒脱与高洁的精神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自然的向往,对名利与权贵生活的厌倦,展现出一种高洁与洒脱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自称是什么人?
诗中“玉楼金阙”指代什么?
诗人对侯王的态度是?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我是天宫里掌管山水的郎官,天帝赋予我狂放不羁的性格。曾多次批过支配风雨的手令,也多次上奏留住彩云,借走月亮。 我自由自在,吟诗万首不为过,喝酒千杯不会醉,王侯将相,哪儿能放在我的眼里?就算是在华丽的天宫里做官,我也懒得去,只想插枝梅花,醉倒在花都洛阳城中。
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与疏狂。曾批给雨支风券,累上留云借月章。清都山水郎:在天上掌管山水的官员。清都,指与红尘相对的仙境。疏狂:狂放,不受礼法约束。支风券:支配风雨的手令。 诗万首,酒千觞(shāng)。几曾着眼看侯王?玉楼金阙(què)慵(yōng)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章:写给帝王的奏章觞:酒器玉楼金阙慵归去:不愿到那琼楼玉宇之中,表示作者不愿到朝廷里做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