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38: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38:24
划波曾到西泠去,
掠入绿痕难睡处。
疏簟杂眠鸥,
真成自在游。
如今佳兴歇,
闷过春三月。
刚见摘兰芽,
山村又焙茶。
我曾划着小船到过西泠,
轻轻掠过那绿意盎然的地方,令人难以入睡。
稀疏的席子上,杂乱地睡着几只鸥鸟,
它们真是悠然自得地游荡。
如今兴致已然消散,
闷闷不乐地度过了春天的三个月。
刚刚看到有人采摘兰芽,
山村又开始焙制新茶。
陈维崧(约1626年-约1700年),字梦得,号阮亭,浙江人,清代著名词人,擅长词、诗,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的结合。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春季,诗人回忆西湖的美景,同时感慨春天的流逝与自身的无奈,反映了他对春日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思考。
陈维崧的《菩萨蛮 春日忆西湖次陆荩思徐竹逸倡和原韵》透过细腻的描绘展现出春日西湖的美丽与诗人内心的孤独。诗的开头以“划波曾到西泠去”引入,诗人通过划船游览西湖,描绘出一幅生动的春日水景,绿意盎然的景象让人流连忘返。然而,随之而来的“掠入绿痕难睡处”,则让人感受到一种沉重的心情,似乎游兴渐减,难以安睡。后面几句“如今佳兴歇,闷过春三月”,更是直白地表露出诗人对此刻的无奈与失落。
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对春日的回忆,表达了他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面对现实的无奈。诗的最后两句“刚见摘兰芽,山村又焙茶”,不仅描绘了春天的农事活动,也让人感受到生命的轮回与自然的变化,似乎在提醒诗人即使身处闷闷不乐之中,生活仍在继续。这种对比使得整首诗在美与忧伤之间取得了微妙的平衡,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春日的怀念与现实中孤独的无奈,透过西湖的美景,诗人感受到内心的失落与对生命流逝的感慨,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诗人在诗中曾划船去哪个地方?
诗中提到“疏簟杂眠鸥”,鸥在这里代表什么?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与李白的《庐山谣》相比,陈维崧的作品更加注重细腻的生活场景与个人情感的交融。李白的诗虽同样描绘自然,但更富有豪放与奔放的气质,而陈维崧则展现了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与感受,风格上形成鲜明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