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落梅风·斜阳外》

时间: 2025-05-04 11:48:48

诗句

斜阳外,春雨足,风吹皱一池寒玉。

画楼中有人情正苦,杜鹃声莫啼归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48:48

原文展示:

落梅风·斜阳外 李致远 〔元代〕

斜阳外,春雨足,风吹皱一池寒玉。画楼中有人情正苦,杜鹃声莫啼归去。

白话文翻译:

夕阳斜照在远方,春雨充沛,风儿吹动,使得池水泛起层层涟漪,如同寒玉被风吹皱。在装饰华丽的楼阁中,有人正经历着深深的情感痛苦,杜鹃的啼声啊,请不要催促人们归去。

注释:

  • 斜阳外:指夕阳斜照的地方。
  • 春雨足:形容春雨充沛。
  • 风吹皱一池寒玉:比喻风吹动池水,使其泛起涟漪,如同寒玉被风吹皱。
  • 画楼:装饰华丽的楼阁。
  • 人情正苦:指人的情感正处于痛苦之中。
  • 杜鹃声莫啼归去:杜鹃的啼声常被认为是催人归去的象征,这里希望杜鹃不要啼叫,以免增加人的思乡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致远,元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作品中可以看出,他的诗歌多涉及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雨过后的傍晚,夕阳斜照,风吹动池水,画楼中的人正经历着情感的痛苦。诗中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反映了人的内心世界,表达了诗人对人情世态的深刻理解和同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一个春雨过后的傍晚景色,并通过自然景色的变化,反映了人的内心情感。诗中的“斜阳外”和“春雨足”描绘了自然界的宁静与生机,而“风吹皱一池寒玉”则通过比喻,形象地表达了风吹动池水的动态美。最后两句“画楼中有人情正苦,杜鹃声莫啼归去”则深刻地揭示了人的内心痛苦,以及对归乡的渴望与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情的高度敏感和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斜阳外:夕阳斜照的地方,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
  • 春雨足:春雨充沛,增添了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 风吹皱一池寒玉:通过比喻,形象地描绘了风吹动池水的动态美。
  • 画楼中有人情正苦:转入人的内心世界,揭示了人的情感痛苦。
  • 杜鹃声莫啼归去:通过杜鹃的啼声,表达了人对归乡的渴望与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风吹皱一池寒玉”中,将池水比作寒玉,形象地描绘了风吹动池水的动态美。
  • 拟人:“杜鹃声莫啼归去”中,将杜鹃的啼声拟人化,表达了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反映了人的内心世界,表达了诗人对人情世态的深刻理解和同情。诗中的自然景色与人的情感相互映衬,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情的高度敏感和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 斜阳:夕阳斜照,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
  • 春雨:春雨充沛,增添了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 寒玉:通过比喻,形象地描绘了风吹动池水的动态美。
  • 杜鹃声:通过杜鹃的啼声,表达了人对归乡的渴望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风吹皱一池寒玉”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2. 诗中的“杜鹃声莫啼归去”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忧郁 C. 渴望 D. 无奈

  3. 诗中的“画楼中有人情正苦”揭示了什么? A. 人的内心痛苦 B. 人的内心喜悦 C. 人的内心平静 D. 人的内心愤怒

答案:1. A 2. D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反映了人的内心世界。
  • 王维《山居秋暝》: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自然景色,反映了人的内心情感。

诗词对比:

  • 李致远《落梅风·斜阳外》与杜甫《春望》:两者都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反映了人的内心世界,但李致远的诗更加注重情感的细腻表达,而杜甫的诗则更加注重社会现实的反映。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唐代诗人的作品,可以找到杜甫的《春望》。
  • 《全宋诗》:收录了宋代诗人的作品,可以找到王维的《山居秋暝》。
  • 《元诗选》:收录了元代诗人的作品,可以找到李致远的其他作品。

相关查询

菊花 无题·重帏深下莫愁堂 无题·八岁偷照镜 无题二首 赠荷花 贾生 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于中好·十月初四夜风雨其明日是亡妇生辰 拟古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偿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警督 同字框的字 悬格 年轻力壮 龍字旁的字 老东西 水月镜花 招蜂引蝶 釒字旁的字 滚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腾的词语有哪些 凡庸 乱体 包含劳的成语 弓字旁的字 谋定后战 绵绵不断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月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