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千秋岁 寿王丹麓五十》

时间: 2025-05-02 03:41:06

诗句

时移物换,春色今过半。

天未老,情难变。

壶中风月好,镜里韶光贱。

还读易,韦编已破书千卷。

修褉归来晏。

帽压飞花乱。

堪一笑,毋多叹。

肯将轩冕志,改却烟霞愿。

俄顷事,等闲看得都如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41:06

原文展示

千秋岁 寿王丹麓五十
作者: 秦宝寅 〔清代〕

时移物换,春色今过半。
天未老,情难变。
壶中风月好,镜里韶光贱。
还读易,韦编已破书千卷。
修褉归来晏。
帽压飞花乱。
堪一笑,毋多叹。
肯将轩冕志,改却烟霞愿。
俄顷事,等闲看得都如幻。


白话文翻译

时光流逝,季节变化,春天已经过去了一半。
尽管天未老,我的情感却难以改变。
壶中美好的风月,镜中短暂的美丽,都是如此轻贱。
我还在阅读《易经》,韦编已断,书卷多达千卷。
归来后我悠然自得,
帽子压得花瓣飞舞飘乱。
不妨一笑,不必太多叹息。
愿意将功名利禄的志向,换成对烟霞的渴望。
转瞬间的事情,如今看来都如同幻影。


注释

  • 时移物换: 时间流逝,事物变化。
  • 韦编已破: 指《易经》的书卷,因为频繁阅读而磨损,象征对知识的追求。
  • 修褉: 指修身养性,归来安稳。
  • 轩冕: 指官职和名利。
  • 烟霞: 指自然景色,象征一种悠然自得的隐逸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秦宝寅是清代的一位诗人,以其深厚的文化素养和优雅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涉及人生哲理和自然美,常常反映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秦宝寅五十岁时,正值人生的中年,面对时光的流逝,诗人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和对理想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千秋岁》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感慨。开篇便以“时移物换,春色今过半”引入,生动描绘了春天的转瞬即逝,带出对岁月的思索。接下来的“天未老,情难变”则表现了诗人对自己情感的执着,无论时光如何变迁,他的内心情感依旧如初。

“壶中风月好,镜里韶光贱”展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但随之而来的却是对美好瞬间易逝的叹息。诗人对《易经》的沉浸,象征着他对智慧的追求与对人生的思考。中间的“帽压飞花乱”,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对自然的亲近,似乎在这个瞬间,诗人与自然融为一体。

最后部分,诗人反思功名利禄,愿意放下世俗的追求,追寻内心的宁静与自由,展现出一种对人生境界的超然态度。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又有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时移物换,春色今过半: 诗人感叹季节的更替,春天已经过去了一半,暗示生命的流逝。
  2. 天未老,情难变: 尽管时光未老,但情感依然难以改变,表达了对情感的执着。
  3. 壶中风月好,镜里韶光贱: 生活中的美好,如同酒壶中的风月,然而镜中的美丽却显得微不足道。
  4. 还读易,韦编已破书千卷: 频繁阅读《易经》,象征着对智慧的追求。
  5. 修褉归来晏: 诗人归来后心境安宁,表现出对修身养性的追求。
  6. 帽压飞花乱: 形象地描绘出诗人置身于自然之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7. 堪一笑,毋多叹: 诗人劝勉自己不必太多叹息,保持乐观的态度。
  8. 肯将轩冕志,改却烟霞愿: 诗人愿意放下功名利禄,追求内心的宁静。
  9. 俄顷事,等闲看得都如幻: 诗人最终感慨世事如梦,转瞬而逝。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比喻、对仗和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和表现力。如“帽压飞花乱”运用了形象的比喻,增强了读者的感官体验。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对内心理想与自然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超然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春色: 象征生命的生机与时光的流逝。
  2. 壶中风月: 代表生活中的美好瞬间。
  3. 镜里韶光: 体现美丽的短暂与易逝。
  4. 烟霞: 象征自然与内心的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韦编已破”的意思是: A. 书卷磨损
    B. 书籍缺失
    C. 学习困难
    D. 书籍繁多

  2. 诗人希望放弃的是什么? A. 自然
    B. 功名利禄
    C. 知识
    D. 友谊

  3. 诗中“帽压飞花乱”意指: A. 花朵凋零
    B. 自然景象美好
    C. 心境愉悦
    D. 生活无常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杜甫
  • 《静夜思》 李白
  • 《水调歌头》 苏轼

诗词对比: 将《千秋岁》与杜甫的《登高》进行对比,两首诗都涉及人生的思考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但《千秋岁》更关注内心的宁静与理想,而《登高》则更强调对生活苦难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清诗三百首》
  2. 《唐诗三百首》
  3. 《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冶父山居七首 其一 祇树庵 古松法友诵经水西园赋赠 答王百谷虎丘送别 松寥阁与堪公夜坐看月晨起值花朝连春分纪事同赠 游般若寺 出刘庵晚步望江南诸山有感寄同社诸丈 夜泊慈姥矶登绝顶坐月 送界公还海虞 崇宁乙酉元巳率同僚修禊于七星岩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退名 足字旁的字 十字旁的字 吹毛数睫 逆臣贼子 言行不类 包含谲的词语有哪些 克伐怨欲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兀字旁的字 当世取舍 祲厉 包含誓的词语有哪些 廾字旁的字 残冬腊月 木波罗 天之骄子 虎字头的字 包含焕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