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3:41: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41:06
千秋岁 寿王丹麓五十
作者: 秦宝寅 〔清代〕
时移物换,春色今过半。
天未老,情难变。
壶中风月好,镜里韶光贱。
还读易,韦编已破书千卷。
修褉归来晏。
帽压飞花乱。
堪一笑,毋多叹。
肯将轩冕志,改却烟霞愿。
俄顷事,等闲看得都如幻。
时光流逝,季节变化,春天已经过去了一半。
尽管天未老,我的情感却难以改变。
壶中美好的风月,镜中短暂的美丽,都是如此轻贱。
我还在阅读《易经》,韦编已断,书卷多达千卷。
归来后我悠然自得,
帽子压得花瓣飞舞飘乱。
不妨一笑,不必太多叹息。
愿意将功名利禄的志向,换成对烟霞的渴望。
转瞬间的事情,如今看来都如同幻影。
作者介绍: 秦宝寅是清代的一位诗人,以其深厚的文化素养和优雅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涉及人生哲理和自然美,常常反映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秦宝寅五十岁时,正值人生的中年,面对时光的流逝,诗人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和对理想的追求。
这首《千秋岁》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感慨。开篇便以“时移物换,春色今过半”引入,生动描绘了春天的转瞬即逝,带出对岁月的思索。接下来的“天未老,情难变”则表现了诗人对自己情感的执着,无论时光如何变迁,他的内心情感依旧如初。
“壶中风月好,镜里韶光贱”展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但随之而来的却是对美好瞬间易逝的叹息。诗人对《易经》的沉浸,象征着他对智慧的追求与对人生的思考。中间的“帽压飞花乱”,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对自然的亲近,似乎在这个瞬间,诗人与自然融为一体。
最后部分,诗人反思功名利禄,愿意放下世俗的追求,追寻内心的宁静与自由,展现出一种对人生境界的超然态度。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又有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比喻、对仗和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和表现力。如“帽压飞花乱”运用了形象的比喻,增强了读者的感官体验。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对内心理想与自然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超然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韦编已破”的意思是:
A. 书卷磨损
B. 书籍缺失
C. 学习困难
D. 书籍繁多
诗人希望放弃的是什么?
A. 自然
B. 功名利禄
C. 知识
D. 友谊
诗中“帽压飞花乱”意指:
A. 花朵凋零
B. 自然景象美好
C. 心境愉悦
D. 生活无常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将《千秋岁》与杜甫的《登高》进行对比,两首诗都涉及人生的思考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但《千秋岁》更关注内心的宁静与理想,而《登高》则更强调对生活苦难的感慨。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