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0:45: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0:45:48
市氛吹不到,庭树接春城。
流水门前绿,远峰楼外晴。
有时钟磬响,终日步虚声。
何必堠山上,遥听子晋笙。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道院环境,市井的喧嚣无法吹到这里,庭院中的树木直通春天的城市。门前的流水绿意盎然,远处的山峰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明亮。偶尔有钟声和磬声响起,整日里仿佛都在回荡着虚无的声音。何必去遥远的山上,去听那子晋的笙声呢?
作者介绍:秦宝寅是清代的一位诗人,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感。他的作品多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道院,作者可能在此地修身养性,远离市井的喧嚣,以求内心的宁静。
《报恩道院》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道院的宁静,展现了作者对清净生活的向往。开篇两句“市氛吹不到,庭树接春城”直接对比了喧嚣与宁静,表现出道院的幽静与世外桃源的感觉。流水的流淌与远峰的晴朗,营造出一种和谐美好的自然氛围。钟磬的声音则使得这一切更显得庄严与静谧,仿佛在提醒人们保持内心的宁静与清醒。最后一句“何必堠山上,遥听子晋笙”,更是道出了诗人对高雅音乐的追求与对自然的珍惜,强调了在繁华与喧嚣中,真正的清静与美好并不在遥远之处,而是就在身边的道院中。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强调内心的平和比高雅的音乐更为重要,在自然中寻找心灵的归宿。
诗词测试:
诗中“市氛”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钟磬响”有什么象征意义?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