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报恩道院》

时间: 2025-04-30 00:45:48

诗句

市氛吹不到,庭树接春城。

流水门前绿,远峰楼外晴。

有时钟磬响,终日步虚声。

何必堠山上,遥听子晋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0:45:48

原文展示:

市氛吹不到,庭树接春城。
流水门前绿,远峰楼外晴。
有时钟磬响,终日步虚声。
何必堠山上,遥听子晋笙。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道院环境,市井的喧嚣无法吹到这里,庭院中的树木直通春天的城市。门前的流水绿意盎然,远处的山峰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明亮。偶尔有钟声和磬声响起,整日里仿佛都在回荡着虚无的声音。何必去遥远的山上,去听那子晋的笙声呢?

注释:

  • 市氛:市井的气氛,指的是城市的喧嚣。
  • 接春城:与春天的城市相连,描绘出温暖的春天。
  • 流水:流动的水,象征生机与活力。
  • 钟磬:寺庙中常用的打击乐器,代表佛教的声音。
  • 子晋笙:子晋是春秋时期的人物,笙是乐器,代表高雅的音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秦宝寅是清代的一位诗人,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感。他的作品多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道院,作者可能在此地修身养性,远离市井的喧嚣,以求内心的宁静。

诗歌鉴赏:

《报恩道院》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道院的宁静,展现了作者对清净生活的向往。开篇两句“市氛吹不到,庭树接春城”直接对比了喧嚣与宁静,表现出道院的幽静与世外桃源的感觉。流水的流淌与远峰的晴朗,营造出一种和谐美好的自然氛围。钟磬的声音则使得这一切更显得庄严与静谧,仿佛在提醒人们保持内心的宁静与清醒。最后一句“何必堠山上,遥听子晋笙”,更是道出了诗人对高雅音乐的追求与对自然的珍惜,强调了在繁华与喧嚣中,真正的清静与美好并不在遥远之处,而是就在身边的道院中。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市氛吹不到”:喧嚣的城市气氛无法侵扰。
  2. “庭树接春城”:庭院中的树木与春天的城市相接,象征着生机。
  3. “流水门前绿”:流水流淌,映衬出门前的绿意,生机盎然。
  4. “远峰楼外晴”:远处的山峰在阳光下显得特别清晰。
  5. “有时钟磬响”:偶尔传来钟声和磬声,增添了静谧的氛围。
  6. “终日步虚声”:整日中回荡着虚无的声音,似乎在思考人生的意义。
  7. “何必堠山上”:不必去遥远的山上。
  8. “遥听子晋笙”:去听高雅的笙声,暗示追求与内心的宁静。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市氛”与“庭树”进行对比,突出环境的对比。
  • 对仗:如“流水”和“远峰”,形成了和谐的对称结构。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强调内心的平和比高雅的音乐更为重要,在自然中寻找心灵的归宿。

意象分析:

  • 市氛:象征城市的喧嚣与繁忙。
  • 庭树:代表自然的生机与和谐。
  • 流水:象征生命的流动与变化。
  • 钟磬声:代表宗教的庄重与心灵的宁静。
  • 子晋笙:象征高雅的艺术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市氛”指的是什么?

    • A. 农田的宁静
    • B. 城市的喧嚣
    • C. 山间的清风
  2. 诗中提到的“钟磬响”有什么象征意义?

    • A. 自然的声音
    • B. 宗教的庄重
    • C. 市井的喧闹
  3.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高雅音乐的渴望
    • B. 对人生的困惑
    • C. 对自然的热爱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夜喜雨》
  • 王维《鹿柴》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夜喜雨》同样描绘自然,但更侧重于对春雨滋润万物的描写,而秦宝寅则强调了道院的宁静与内心的和谐。两者皆体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但关注的侧重点不同。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诗词选》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闻居厚得祠复次韵二首 黄檗道中崖居者 答庐陵彭士先 九叠 病后访梅九绝 圣贤 挽李秀岩二首 恭和御制闻喜宴诗 七十八咏六言十首 用石塘二林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漱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东奔西逃 包含反的词语有哪些 团云队 藏巧守拙 人烟阜盛 龜字旁的字 走之旁的字 方丈盈前 矛盾重重 矢字旁的字 雅聚 頁字旁的字 酉字旁的字 吃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困没长 昌蒲菹 瘦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