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题希夷堂赠周道正》

时间: 2025-05-02 18:31:34

诗句

仙骨清泠道气浓,饵芝深隐括苍东。

醉游鳌顶三山绿,吟对神炉九转红。

千古遗音生指下,一天星斗在壶中。

萧然不许尘埃到,顾我频来兴未穷。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8:31:34

原文展示:

题希夷堂赠周道正
王珏 〔宋代〕

仙骨清泠道气浓,
饵芝深隐括苍东。
醉游鳌顶三山绿,
吟对神炉九转红。
千古遗音生指下,
一天星斗在壶中。
萧然不许尘埃到,
顾我频来兴未穷。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周道正的赞美与友谊。诗中描绘了道教仙人的清雅气质,借用“仙骨”、“道气”等词语,表现其高洁的修行境界。诗人提到自己在三山的醉游,象征着对自然的陶醉与追求;而“神炉九转红”则暗示了对炼丹术的向往。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的心境清明,不受尘世的影响,乐于与友人相聚,探讨道理。

注释:

  • 仙骨:指道教中仙人的骨骼,象征着高洁的品质。
  • 清泠:清澈、冷静的样子,形容道气的浓厚。
  • 饵芝:用灵芝做药,隐喻修行者深藏于山林中。
  • 鳌顶:三山之一,传说中的神山。
  • 神炉:炼丹用的炉子,象征修行的工具。
  • 九转红:指炼丹的过程,九转象征着高深的道理。
  • 千古遗音:千古传承下来的声音,指文化或道理的传承。
  • 壶中星斗:比喻宇宙或高深的道理藏于小小的器皿中,表达修行者的内心世界。
  • 萧然:形容心境清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珏,宋代诗人,生于南宋,生活于道教文化盛行的时期。他的诗作多以道教哲学为背景,风格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现隐逸的生活态度。

创作背景:

《题希夷堂赠周道正》创作于王珏与周道正的友谊之中,周道正是当时著名的道士,诗人以诗歌表达对他的钦佩与友好的情感,同时也体现了道教文化的影响及对自然的向往。

诗歌鉴赏:

整首诗充满了道教的气息,展现了诗人对周道正的深情厚谊和对道教修行的向往。开头两句运用了“仙骨”和“道气”这样的意象,描绘出道士的清逸与纯粹,显示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接下来的“醉游鳌顶三山绿”让人感受到一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醉意,诗人似乎在描述自己在自然中的陶醉与欢愉,体现了道教“天人合一”的思想。

“吟对神炉九转红”则将道教的炼丹术与诗人的情感结合,说明他对道教文化深厚的理解与热爱,表现出修行者对真理与长生的追求。接下来的“千古遗音生指下,一天星斗在壶中”,则呈现出一种哲学的思考,似乎在说文化与道理的永恒,虽然微小却蕴藏着广袤的宇宙智慧,表达了对知识的渴求与对生命的深刻思索。

最后两句“萧然不许尘埃到,顾我频来兴未穷”则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诗人不愿受世俗的干扰,反而乐于与友人相聚,共同探讨道理,表现出一种恬淡的生活态度,体现了对道教清净生活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仙骨清泠道气浓:描写道士的高洁气质,清冷而浓厚的道教气息。
  2. 饵芝深隐括苍东:以灵芝作为药物,暗喻周道正隐居于深山之中。
  3. 醉游鳌顶三山绿:表达在大自然中游玩的愉悦,象征一种心灵的自由。
  4. 吟对神炉九转红:提到炼丹的过程,体现对道教文化的向往。
  5. 千古遗音生指下:传承的文化与道理在诗人手指间流动,象征知识的传承。
  6. 一天星斗在壶中:宇宙的奥义尽藏于小小的器皿中,展现出深邃的哲思。
  7. 萧然不许尘埃到:心境清静,不受外界的干扰。
  8. 顾我频来兴未穷:表达对友谊的珍视与对探讨的热情。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千古遗音”比喻文化的传承。
  • 对仗:如“仙骨清泠,道气浓”形成对仗,增加了诗歌的韵律感。
  • 夸张:如“一天星斗在壶中”,夸大了宇宙的奥秘。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周道正的赞美,表现了道教文化的深厚内涵,表达了对高洁品德的向往与对自然的热爱,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清静自在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仙骨:象征高洁、清雅的品质。
  2. 鳌顶:代表自然之美与道教的境界。
  3. 神炉:象征道教的修行与炼丹。
  4. 星斗:代表宇宙的奥秘与智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仙骨”指的是什么?

    • A. 高洁的品质
    • B. 实际的骨头
    • C. 道教的仪式
  2. 填空题:诗中提到“醉游鳌顶三山绿”,表达了诗人对____的陶醉。

  3. 判断题:诗歌中提到的“神炉”是指炼丹用的器具。(对/错)

答案:

  1. A
  2. 自然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庐山谣》 李白
  • 《月下独酌》 李白

诗词对比:

  • 王珏的《题希夷堂赠周道正》与李白的《庐山谣》都表现了对自然的向往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但王珏更倾向于道教文化的表现,而李白则更多地展现了个体的情感与豪情。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道教文化与中国诗歌》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奉答茂衡惠纸长句 睡鸭 戏答荆州王充道烹茶四首 其三 希仲招饮李都尉北园 奉同公择作拣芽咏 以同心之言其臭如兰为韵寄李子先 筇竹颂 玉簪 次韵杨明叔见饯十首 解瞌睡颂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悭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心闲体正 广字头的字 时隐时见 又字旁的字 半月刊 东风人面 养开头的成语 五吏 食甘寝安 反犬旁的字 包含畎的词语有哪些 亅字旁的字 薰天赫地 一掷巨万 釆字旁的字 公气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