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3:50: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3:50:27
挽葛夫人二首
作者:刘克庄
不惟婆嫂咸嗟惜,学语儿知此母贤。
味薄居常喜蔬食,心慈劝勿用蒲鞭。
若非腾上天宫里,必是迎归海岸边。
九十老农来祖奠,眼枯不觉亦潸然。
这首诗表达了对葛夫人的怀念,不仅是婆婆和嫂子感叹她的离去,连孩子们也在学习说话时知道她是个贤良的母亲。葛夫人平日里饮食清淡,喜欢吃蔬菜,心地善良,总是劝大家不要用鞭子来打孩子。如果不是她在天宫,应该是在海边迎接归来。九十岁的老农来到这里祭奠,眼睛干涩却不知不觉流下了泪水。
作者介绍:刘克庄,字梦阮,号天台,宋代文学家、政治家,以诗、词、文闻名。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关心社会及人情,尤其擅长咏怀。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刘克庄在丧失家人后所作,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怀念,反映了家庭和睦与社会人情的美好。
《挽葛夫人二首》是一首充满人情味的悼亡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葛夫人作为母亲和妻子的贤良形象。开篇即以“婆嫂咸嗟惜”入手,点出亲属对她的怀念,营造出浓厚的家庭氛围。接着,诗人通过“学语儿知此母贤”传达了葛夫人对孩子教育的深远影响,表现出她的慈爱和德行。
在饮食方面,诗人提到“味薄居常喜蔬食”,暗示葛夫人生活的简朴与清淡,体现出她对生活的淡泊与对家庭的关注。接下来,“心慈劝勿用蒲鞭”则进一步强调了她的善良,表现出她对孩子教育的温和态度,与传统的严厉教育方式形成对比,令人感到亲切。
后半部分“若非腾上天宫里,必是迎归海岸边”则展现了生死观,表达了对逝者灵魂归宿的美好想象,既有对离去的不舍,也有对其“归家”的期盼。最后一句“九十老农来祖奠,眼枯不觉亦潸然”更是将全诗情感推向高潮,借老农之泪,传达出社会对葛夫人的普遍怀念,展现了人情冷暖和人生无常的哲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以对逝者的怀念为主题,表现了家庭的温情与社会对人的情感传递,同时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亲情的珍贵。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哪一句表达了对葛夫人的怀念?
A. 学语儿知此母贤
B. 眼枯不觉亦潸然
C. 不惟婆嫂咸嗟惜
D. 味薄居常喜蔬食
诗中提到葛夫人喜欢什么样的饮食?
A. 精致的菜肴
B. 清淡的蔬食
C. 丰盛的肉类
D. 甜点
诗人在最后一句提到的“九十老农”代表了什么?
A. 贫穷
B. 感情
C. 乡村的朴实与怀念
D. 权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