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记杂画 □□□》

时间: 2025-05-04 03:39:43

诗句

□□□□□,□□□□池。

却恐鱼之乐,庄生未必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39:43

原文展示:

记杂画
刘克庄

,池。却恐鱼之乐,庄生未必知。

白话文翻译:

这幅画描绘了池塘,然而我担心那池中的鱼儿的快乐,庄子未必了解其中的乐趣。

注释:

  • 记杂画:指的是对杂画的记述或感受,表达了诗人对画作的思考。
  • 庄生:指庄子,战国时期的道家思想家,以其哲理和寓言著称。
  • 鱼之乐:鱼儿在水中的快乐,象征一种无忧无虑的生活状态。
  • 未必知:可能不知道,表示一种怀疑或不确定的态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字梦得,号天池,宋代著名诗人、词人,活跃于南宋时期。他的诗歌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常以诗抒情,表现内心的感受与对自然的思考。

创作背景:

《记杂画》创作于宋代,正值士人们在追求文人画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画作引发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探讨。

诗歌鉴赏:

《记杂画》以简洁的语言和深邃的思想,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人类存在的思考。诗中通过描绘池塘和鱼儿,表现了一种宁静、和谐的自然景象。然而,在这份宁静之下,诗人却隐含了对庄子哲学的反思和质疑。庄子常以“无为而治”来表达对自由与自然的追求,但诗人却认为,即使是如此,庄子可能也无法真实理解鱼儿的快乐。这种矛盾反映了人们在追求自由与快乐的过程中,往往会忽视生命的真实感受。整首诗既有对自然的赞美,又透出一种对生命哲理的思索,表现出诗人深沉的思考和对生活的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池。”:画中描绘了一个池塘的场景,静谧而美丽。
  2. “却恐鱼之乐”:诗人担心鱼儿在池塘中的快乐并不被人所知。
  3. “庄生未必知。”:即使是庄子这样的哲人,或许也无法真正理解这种快乐。

修辞手法:

  • 比喻:鱼儿的快乐象征着一种无拘无束的生活状态。
  • 对仗:诗中有意象的对比,通过对池塘与鱼儿的描绘,强调自然与人生的关系。

主题思想:

全诗的中心思想在于探讨自由、快乐与人生的关系,体现出人对自然的理解与自我感知之间的矛盾。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池塘:象征自然的宁静与和谐,代表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
  2. 鱼儿:代表无忧无虑的生存状态,体现生命的本真和快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庄生”指的是哪位哲学家?

    • A. 孟子
    • B. 庄子
    • C. 老子
    • D. 荀子
  2. 诗中提到的“鱼之乐”主要象征什么?

    • A. 生命的痛苦
    • B. 无忧无虑的生活
    • C. 人生的追求
    • D. 自然的力量
  3. 诗人对鱼儿的快乐表达了什么样的态度?

    • A. 赞美
    • B. 怀疑
    • C. 忽视
    • D. 否定

答案:

  1. B. 庄子
  2. B. 无忧无虑的生活
  3. B. 怀疑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鱼我所欲也》李渔:探讨人类欲望与自然的关系。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描绘自然美景,探讨人与自然的和谐。

诗词对比:

  • 《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象,但更多强调了人对自然的感悟。
  • 《秋夕》(杜甫):通过秋天的意象,表达对人生短暂的思考,和《记杂画》在哲理思考上的共通之处。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庄子与中国哲学》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四月五日醉书慈云阁 次戴帅初与次儿瀹诗 又用韵示长儿 次韵戴时芳病中 次韵刘后村所赠延庆主僧圭复翁诗三首 其一 送丹山主者周东隐 到西峰寺见弟蒙所与僧屋诗 次韵延庆僧惟巧山见赠 挽孙常州寺簿二首 送董伯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工字旁的字 挥袂 齐字旁的字 丨字旁的字 谢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四壁萧然 人之相知,贵相知心 包含震的成语 合格 贫无置锥 屮字旁的字 质疑 置问 丽靡 败家子 神往神来 亅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