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5:32: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5:32:27
菩萨蛮(夜宿崇安县第三铺闻吹箫)
作者: 黄铢 〔宋代〕
海山翠叠青螺浅。
暮云散尽天容远。
匹马度江皋。
北风生怒号。
解鞍楼倦翮。
皓月空庭白。
何处小阑干。
玉箫吹夜寒。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崇安县夜宿时的情景,远处的青山叠翠,海面如同青螺般的浅色,夕阳西下,暮云散去,天空显得遥远而空旷。我骑着马渡过江边,北风怒号而来,解下马鞍,疲惫的停在楼台上。皓洁的明月高悬于空,照亮了空荡的庭院。我在想,哪里有那小小的栏杆呢?那玉箫的悠扬声音在夜色中显得格外清寒。
本诗并未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及个人情感,表达了诗人对环境的敏感与内心的孤独。
作者介绍:黄铢,字希声,号少山,宋代诗人,以山水诗著称,其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与个人情感,风格清新典雅。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时期社会动荡,诗人常常流浪在外,借景抒情,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及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菩萨蛮》是一首典型的宋代词作,诗人在夜宿崇安县时,借助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出一种孤独而又清幽的情感。从开篇的“海山翠叠青螺浅”到最后的“玉箫吹夜寒”,诗的意境逐渐展开,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感受与外界景色的互动。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皓月”、“暮云”、“北风”,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更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
诗的结构紧凑,情感层次分明,从宽广的自然景观逐渐收敛到个人的感受,显示了诗人对环境的敏感与细腻的情感表达。诗中“何处小阑干”一句,表现了对归属感的渴望,实际上是对故乡与亲人的思念。
整首诗通过清晰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描写,形成了一种孤独而又清冷的氛围,传达了对自由和归属的复杂感受,让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写自然景色,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展现了对自由与归属的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海山翠叠”主要描绘了什么?
“何处小阑干”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诗中的“北风生怒号”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