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55: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55:29
已设床临牖,何须绶著身。
遂令移鼎贼,知愧饰巾人。
这首诗的意思是:已经在窗边摆好了床,为什么还要佩带绶带呢?因此让那些移走鼎的人感到羞愧,像是戴着巾帽的伪君子。
刘克庄(1187-1269),字梦阮,号应庐,晚号白云山人,南宋文学家、诗人。他以豪放的诗风著称,常对社会现象进行批判,作品多涉及人生哲学和社会时事。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政治腐败。诗人通过描绘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表达对社会现状的不满和对伪善者的讽刺。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出诗人对社会伪善现象的深刻思考。开头两句,诗人以日常生活为切入点,描述了一个看似平常的场景:床设在窗边,暗示着一种安逸的生活方式。而后半句则通过“绶著身”这一形象,揭示出一种对身份的自我束缚与伪装。这种对比使得全诗在平静中透出一丝讽刺之意。
接下来的“遂令移鼎贼,知愧饰巾人”,则将焦点转向社会中的那些假装高人一等的人。诗人以“鼎”象征权力和地位,暗示那些窃取权利的人,表现出一种对现状的不满与对伪善者的抨击。整首诗以简洁的结构,深刻的内涵,展现了刘克庄对社会的独到见解和强烈的批判精神。
整首诗意在揭示社会中伪善现象,表达了对自我束缚和伪装的批判,体现了诗人对真实与虚伪的深刻思考。
诗中“已设床临牖”表达了什么样的生活状态?
“绶著身”指的是什么?
“鼎贼”在诗中象征了什么?
答案:1-A;2-A;3-B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刘克庄的这首诗更加关注社会的伪善与自我束缚,而李白则是强调人生的豪情与对自由的追求。两者在主题上有所不同,但都展现了诗人对人性与社会的思考。